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英九表现出急欲和胡锦涛对话的心情 胡锦涛,马英九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1日13:44  台海网

  台海网7月31日讯 台湾《中国时报》发表北京清华大学中美中心高级研究员暨台研所兼职研究员陈毓钧的文章说,两岸最高领导人六十年来首次互致电文,确实是一个崭新的互动模式,为未来的两岸关系增添新的动力。引人兴趣的是两份电文的行文风格与字里行间,明显地展现了不同的处事风格以及思维差异。

  首先,胡的贺电简短扼要,是以祝贺马当选党主席为主,并表达了一般性的礼节和期待,显示其话不多的严谨个性。马英九的回电则像在作文章,阐明政策方向,表现出急欲和胡进行对话的心情。同时,马又想藉机向岛内外表明他的目标是和平而非统一,非单纯为向胡锦涛致谢而作,显示了马为政多言多处的个性。

  其次,马在电文中讲的是一般性的“建立互信”,胡用的是“深化政治互信”,说明北京对目前两岸的经贸文化交流是满意的,然而最大的问题系卡在政治,像主权、军事、外交等都属于政治范畴。例如,最近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曾建议两岸谈判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马英九立即回应此乃非当务之急,但马却多次向中外媒体表示要和北京谈判结束敌对状态和建立军事互信机制。

  另外,世界运动会中,大陆队不出席开幕和闭幕式,就是卡在“主权”问题。因此,胡锦涛在电文中点出双方尽管提出“搁置争议”主张,然终不能回避政治问题,而目前两岸对政治议题的共识十分薄弱。

  再者,胡用“两岸同胞”的概念,而马则用“两岸人民”。同胞是指一国之内的人群,而人民的概念较为中性,可指一国之内也指一国之外。如果用政治术语来说,前者系指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而后者则可解释成台湾不隶属于中国大陆。胡的理想是以中国发展为主体,两岸合作来促进中华民族的复兴。马的目标是要维持台海和平,促进区域稳定,谋求台湾繁荣。

  还有胡只字未提国际因素,因为北京向来认为两岸事务是中国人的家务事;然马则提两岸关系发展赢得世界各国的肯定,也将两岸发展和区域和平稳定连络起来。

  

  文章说,马英九必须将国际因素加大,是六十年来美台关系形成的必然,亦是台湾因应两岸形势所需要的战略手段,特别是须考虑美国的利益和观感。

  由此可以看出,在处理未来两岸事务时,如何兼顾台湾的经济利益与安全利益而不得罪中美任何一方,将是马英九的一大挑战。

  最后,马在电文中提出顺应民意的诉求,所以主张“正视现实”,算是对内部政治的交代。从去年四月萧万长首提“正视现实”到今天马英九再提,是希望北京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但北京的观点乃为“中华民国”是一过渡性的事实存在,而不是求永久性的法理存在。由于双方在此一问题上的认知差距很大,所以马英九在覆电上用九十八年,而没用“中华民国”或“民国”,就在避开势将引起的不快、争议。

  文章说,短短的电文中,隐藏了不少的政治玄机,不是靠文字或语言的宣示就可解开。因此,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宁可抱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而切勿有过度乐观的期待。

  上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