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亲侄回忆与卓琳的三次会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1日17:05  生活新报

  特派记者 朱勋航 家住宣威市城郊浦山北村的浦恩志老人,算得上是卓琳生前在宣威最亲的亲戚,其父亲系卓琳的亲二哥。回忆起与姑姑卓琳会面的三次经历,浦恩志至今仍历历在目。

  回家奔丧:她就是个普通人

  1950年,卓琳的父亲浦在廷在宣威故居去世,当时年仅13岁的浦恩志就在家中,亲眼目睹祖父离开。他回忆,祖父头晚11点左右去世,次日上午9点多,卓琳就回到宣威。“她带着一个女儿,从一辆绿色吉普车上下来,后面还跟着一辆大卡车,车上大约有30来个战士。”当时,同样身着军装、穿着布鞋的卓琳“很瘦”,走进家门,看见父亲的遗体,取下眼镜就失声痛哭,其女儿也跟着大哭起来。“回家时,她就是一个刚失去父亲的普通人。”

  “办丧事要从简。”浦恩志说,在卓琳的要求下,虽然前来悼念祖父的人很多,但家里并没有按当地的风俗——杀猪,招待前来悼念的亲戚朋友,“没有肉吃,就吃豆花和米饭。”她白天守在灵堂,晚上就到罐头厂(浦在廷在宣威兴办加工火腿的工厂)存放煤炭(加工火腿需要烧煤)的地方休息。”他说,那次卓琳回宣威一直住到祖父出殡下葬。出殡当天,卓琳一直跟着丧葬队伍到城边。“考虑到她的人身安全,她没能把祖父送到浦家祖坟。”

  处理完父亲丧事的次日上午7点左右,卓琳连饭都没吃就离开了宣威。此后,她再也没有回过宣威。“她临走前再三叮嘱家里人:听党的话,相信政府。”

  教导亲属:生活不能依赖别人

  1980年,浦恩志跟随二哥在昆明震庄迎宾馆第二次见到姑姑卓琳。“她和两个女儿都住在宾馆。”姑侄3人坐在宾馆的房间里,主要是拉拉家常。“她喜欢吃酸汤和包谷稀饭。”他回忆,卓琳在昆期间,每顿饭都是三菜一汤,早餐是一碗稀饭加一个馒头。“我吃不饱,她就带着我和二哥到当时的金马坊附近吃豆花米线,两角八分钱一碗,很好吃。”此次见面,浦恩志和姑姑待了两天。

  他最后一次见到卓琳是在1983年,他到北京,在卓琳家吃过晚饭,当晚就离开了。“她的生活很简朴,吃饭还是三菜一汤。”

  说起卓琳,让浦恩志刻骨铭心的还是她生前的教诲。“她说,家人要艰苦奋斗求得生存,不要依赖别人。”他认为,姑姑对后辈的教诲,与祖父浦在廷留下的家训“积财于德于善,好比山泉之水,源远流长;积财于谋于诈,好比绝症,症越绝,故越深”密不可分,同出一辙。

  对于卓琳的正直、大公无私,她的另一个侄子浦恩宇记忆也很深。今年67岁的浦恩宇至今仍是浦山村委会高桥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他与卓琳的唯一一次见面同样是在1950年。“我当时还小,听父母说姑姑处理完祖父的丧事离开前曾去找政府说,她回家不会影响家人,让政府按政策,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研究族谱:传承卓琳奋进精神

  《无悔的岁月》一书,是卓琳的姐姐浦代英叙写姐妹们人生道路的著作,书中第一章“漫长的童年”有这样的句子:“云南是一个走不出去的地方——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这就是一个如同磐石一般坚硬的现实。”

  现年78岁、多年从事宣威历史文化研究的浦恩宇(与前述卓琳亲侄同名同姓)老人,参与主持修撰了《宣威浦氏族谱》,对卓琳生平事迹、革命历程颇有见地。他说,卓琳虽然在宣威出生,但很小就走出大山,到昆明求学。1936年,卓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平大学物理系,成为云南考入北京大学第一人。次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她便奔赴延安,从此投身革命。“在那个社会动乱的年代,她能走出宣威,非常不易。”他说,浦氏族人将把卓琳这种奋进的精神介绍给后辈,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鼓舞、激励更多的族人奋发向上。

  连线北京:侄孙女很悲伤

  记者 李佳健 昨天下午5点20分左右,记者联系上了卓琳亲侄浦恩宇的女儿、现居北京的浦海英。

  浦海英说,她得知卓琳逝世的消息后很悲伤。虽然自己在北京陪老人住过一段时间,但在目前这个特殊时期实在不忍触及心中的伤痛,再回忆过去生活的点滴。“这也算是对姑奶的一种尊重。”

  据浦恩志称,浦海英在京生活已达十余年,与卓琳一家交往甚密。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