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学里办“小学” 免费辅导“流动花朵”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1日03:25  长江商报

  昨日,在华中师范大学西区一个僻静的小院里,朗朗的读书声从一间红砖瓦房里传出,56岁的陈惠民在讲台上。他是华中师范大学一名在职员工,这所由他创办的“暑期少年文明学校”至今已举办了10年,免费辅导了近300名“流动花朵”。

  自掏腰包办学十年

  记者看到,陈惠民办的“学校”是一间约30平米的房间,里面整齐地摆放着10张长条桌。墙角处桌子上摆放着教学器材和学生的作业。

  陈惠民说:“2000年我担任华师大社区居委会主任,发现辖区里不少孩子放假都喜欢往网吧跑,就办起了‘暑期少年文明学校’,想利用暑期让孩子们多学点东西。每年为期约20天,招收30多个孩子,绝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由于学校完全是公益性的,不收取学生任何费用。为了购置教学用具,陈惠民已花费了三四千元。他把自己的办公室布置成教室,课桌是借的。

  邀请80多位“好心人”授课

  陈惠民为孩子们开设了少年维权、艺术入门、生活技能、少儿外语等8个学习科目。他自己既是“校长”又是品德修养与礼仪老师。没有教材,他就到书店去买或者自己按照科目内容编写。为教孩子们学习扫地,他甚至把湖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培训教材搬来了。

  陈惠民依托洪山区关工委,为孩子们请来了各种社会人士担任老师。例如,被中国美术学院评为“镂雕大师”的张威铭老人,得知他公益办学的事情,立刻答应担任孩子们的工艺美术课老师。

  据了解,先后在学校担任过教师的有陈惠民的女儿、外甥;华师大退休教授、教职员工;医生、管段民警;曾在这里学习后来考上大学的学生,共80多人。

  活跃课堂吸引“流动花朵”

  “角对角,缝对缝,叠放要整整齐齐……”昨日,陈惠民在教孩子们学叠衣服。随后,20多位学生们轮番上阵演练,热热闹闹的“学校”吸引了不少外来务工者的子女。

  陈惠民告诉记者,学校教学的特点就是不搞“老三样”:坐着学、布置作业、不运动。“我们就是玩学结合,课堂形式灵活,内容轻松,时间短,学得有趣味,因此学生也能记得牢。” 谈及十年坚持办学的原由时,陈惠民表示,“就是想做点好事,我有这个能力,社会也有这个需要。”

  长江商报记者 汪志 通讯员 向静

  实习生 郜青云 龚雷 张玲玲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