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百姓最怕隐含了涨价意义的“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1日06:02  燕赵晚报

  □池墨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7月30日在“中国价格论坛”上表示,中国价格运行总体态势好于预期,但由于流动性供应充裕,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已经逐渐显现。彭森强调,当前中国要继续按照市场导向、污染者付费和积极稳妥的原则,推进电力、天然气、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排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收费改革。(7月30日中国新闻网)

  中国价格运行总体态势好于预期,未来价格走势有望进一步好转的潜台词是什么?是涨价!推进电力、天然气、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排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收费改革是什么?还是涨价!发改委官员话音未落,我们就知道了下文:改革=涨价!

  前段时间,一些省市纷纷上调水价,尚未涨价的省市,则在酝酿调价,引起了当前社会的普遍质疑。对此,国家发改委说,要合理把握水价调整的力度和时机,防止集中出台调价项目,稳妥地做好水价改革工作。也就是说,水价调整,涨价可以,但不要一窝蜂地涨,这样容易引起社会关注和不满,会引发众怒。发改委的“改革”已经成了涨价的代名词。老百姓最怕的正是这种隐含了涨价意义的“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的公用事业亏损令政府不堪重负,因此,对这些领域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改革应该是转变这些领域的管理机制,减少浪费,节约成本资源,而不是简单地市场化和涨价。事实上,一些公共事业领域的改革,采取的手段是将公共事业推向市场,一卖了之。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城市百分之五十以上水厂股权已经出让转让。一些地方进行的所谓“改革”,也是将本该由政府负担的公共事业推给市场,于是一些地方政府大肆卖学校、卖医院,并美其名曰社会化。很多城市对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等市政公用事业,也纷纷进行市场化改革,改革的结果当然是纷纷提高价格,改革变成了加重老百姓负担的代名词。在这样的改革中,政府不必再为财政投入而发愁,甚至可以坐享其成,但老百姓却承担了本该由政府财政投入的重负。这种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接管公用事业的企业资本,老百姓则成了公用事业的改革埋单者。

  什么是改革?改革的实质是对现存制度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加以改良,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改革本来是要革除弊端,充分发挥机制、资源的最大优势,让老百姓从改革中得到实惠。然而,一些所谓的改革却变成了涨价的借口,反而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一些所谓的“改革”甚至给老百姓带来了恐惧心理。

  如果改革只是为了政府甩包袱,如果改革只是为了涨价,如果改革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这样的改革老百姓会欢迎吗?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