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放上海最后一名烈士找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1日13:04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孔同 实习生 姜舒婷 摄影报道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在解放上海的战役中,多年来的记录都是牺牲了7612名解放军战士,直到2004年,第7613名烈士——周果生才被发现。日前,在龙华烈士陵园纪念馆,这名当年牺牲时年仅18岁的小战士的档案被公布于众。名为“1949,激战于上海”的主题展览还首次向公众展出了周果生人生中的最后一封信,字字吐露着对革命的热情与决一死战的勇气,读来令人感慨落泪。

  第7613名烈士被找到

  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在上海战役中牺牲的战士共有7612人,龙华烈士陵园曾将这些烈士名录结集为《热血丰碑》一书。 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周果生的哥哥看到了这本书,他马上联系陵园负责人,表示书中将弟弟的名字遗漏了,经过考证,这才发现了“第7613名”烈士。后来,周果生的二嫂从其二哥遗物中找出了果生在人生最后时刻写给家人的一封信以及他的党员小册子,捐赠给了龙华烈士陵园纪念馆。

  周果生,江苏泰兴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解放战役中任二十九军八十六师二五八团七连副政治指导员。1949年5月12日,年仅18岁的他在宝山潘家桥战役中不幸牺牲,他也是上海战役牺牲的连以上干部中年龄最小的。

  记者在展览的现场看到,周果生人生中最后一封信已经泛黄,仅有薄薄一张纸,却饱含深情。它是1949年3月7日渡江战役前夕,周果生在战场上给他的二哥和姐姐写下的。信中向家人汇报了他最近战斗的情况,表现出英勇无畏的气概和与敌人誓死搏斗的决心。

  信中说:“带着特击队争夺敌人的阵地,与敌人短兵相接过。敌人并不能夺取我的心脏和血,相反的,我用机关枪射击着反动的爪牙,向他们要还人民的血债……在现革命阶段中,部队工作是最光荣的,我很高兴带着战士们向敌人肉搏冲锋,要使全国人民得到早日解放,斗争在最前线!”这是一个革命者最坚定的誓言、最执着的信念、最无悔的奉献,字字深情,读来感人至深。

  这是他留给亲人的最后一封信,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封信。两个月后,他为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战场上最后一次交党费

  在战友眼中,周果生是一个“年轻的、勇敢的、工作出色的政工干部”。他担任连队支部书记、副政治指导员时,还不满18岁。因为他有文化,在军中只要一到休息时间,他就会给战友说快板、讲故事、说笑话,开展文娱活动,受到领导和战士的一致信任。

  因为年幼体弱,部队领导想调周果生回文工团,他却坚决不肯去,他说:“我不离开前线,我要终生为连队服务。我要参加战斗!我要和战士们在一起!”

  在潘家桥战役中,周果生带领战友们冲在最前面,快要接近敌人时,被敌人用机枪击中腰部。

  事实上,无数次在电影中重现的“交党费”镜头,在周果生人生的最后时刻曾真实上演过。在剧痛中,周果生对正在替自己疗伤的通讯员和身边的战友说:“不要管我,冲上去,不能让敌人逃掉!”他从口袋里拿出两个小笔记本,对身边的同志说:“这是全连的党员名册,请交给党组织。 ”接着,他又拿出一些钱,说:“这是我所存的钱,请代交给党,这是我交的最后一次党费了! ”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