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告别阿克肖诺夫、科拉科夫斯基和麦考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2日03:50  南方都市报

  

告别阿克肖诺夫、科拉科夫斯基和麦考特
麦考特

  

告别阿克肖诺夫、科拉科夫斯基和麦考特
科拉科夫斯基

  

告别阿克肖诺夫、科拉科夫斯基和麦考特
阿克肖诺夫

  7月,俄罗斯小说家阿克肖诺夫、波兰哲学家科拉科夫斯基和美国传记作家麦考特先后去世,我们向他们说再见的同时,也告别了一个荒唐的时代,一个无理性的时代,一个饥饿的时代。

  他们各自的人生,皆丰富多彩,又充满曲折。他们都曾为生存或梦想逃离家乡,却从不曾在他国蹉跎余年,而是把个人所受的磨砺咀嚼再三,以小说、论著或回忆录的形式付诸文字,为文学、思想和人生经验的宝库添一份珍藏,亦使各自的名字流芳。

  瓦西里·阿克肖诺夫(1932-2009)

  瓦西里·阿克肖诺夫(ВасилийАксёнов)中风卧床一年半后,于7月6日在莫斯科去世,享年76岁。

  俄总理普京发表声明,称阿克肖诺夫的去世是“俄国文学巨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早年父母被政治流放,16岁才第一次与母亲见面,48岁被苏联驱逐出境取消国籍,在美国教书创作20多年,今天又回到俄罗斯。”

  这段自述基本上概括了他曲折的一生。1932年8月20日,阿克肖诺夫生于喀山,妈妈是著名的女作家和记者叶甫盖尼娅·金兹堡,30年代后期与布尔什维克丈夫一起被送入古拉格。小瓦西里在孤儿院长大,16岁获准前往远东联邦区的马加丹劳改营,与妈妈团聚,并从营中知识分子们秘密但自由的交谈中汲取知识与人生养分,由此奠定其文学人生和政治品格。

  1956年,阿克肖诺夫毕业于列宁格勒医学院,从医四年后转入全职写作,同年在《青春》杂志发表小说《同事》(Коллеги),一举成名,渐成苏联青年新锐作家群的中坚。

  “令人惊奇的是:我们是被作为机器人培养起来的,却开始听爵士乐了。”他后来回忆说。

  1961年,阿克肖诺夫出版了《带星星的火车票》(Звёздныйбилет),描写一心求真向善的叛逆少年吉姆卡。此书两年后即以著名的“黄皮书”身份,开始在中国地下流传。

  “我从来不知道《带星星的火车票》在中国有这样曲折的故事。”阿克肖诺夫在北京说,“这让我太惊讶了。我甚至都不知道这本书在中国出版了。”

  他在苏联一度广受读者欢迎。在1970年代中期被官方归入异类之前,阿克肖诺夫的书已在苏联卖出了大约500万册。1979年,在自办文学期刊《大都会》的努力失败后,他被开除出苏联作协,第二年被开除出苏联,直至1990年才重获苏联公民身份。1994年,阿克肖诺夫出版了《莫斯科传奇》三部曲,讲述一个苏联家庭三代人自1917年至1953年的经历,被认为是关于苏联时代的史诗性大作,2004年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

  莱谢克·科拉科夫斯基(1927-2009)

  莱谢克·科拉科夫斯基(LeszekK olakowski,一译柯拉柯夫斯基)7月17日在英国牛津去世,享年81岁。

  波兰议会当天为科拉科夫斯基默哀一分钟。他是当代波兰最重要的哲学家、观念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亚当·米奇尼克曾盛赞科拉科夫斯基是“当代波兰文化最卓越的创造者之一”。

  科拉科夫斯基以三卷本巨著《马克思主义的主流》(MainCurrents of M arxism )广受世界称誉,被许多学者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理论著作之一。他的一些哲学小品集曾在中国内地出版。

  1927年10月23日,科拉科夫斯基生于波兰中部的拉多姆,由于二战期间德国对波兰的占领,他少年时代即辍学,以自学通过了波兰地下教育系统的考试。1953年,他以一篇斯宾诺莎论文获授华沙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而后留校担任助教,六年后升任哲学史教授和系主任,直至1968年3月遭到清洗。

  科拉科夫斯基早年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早在1947年便加入了波兰统一工人党,而后逐渐对斯大林主义的教条产生反感和怀疑,主张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人道主义的阐释,并在波兰的《新文化》等杂志上刊文,阐述上述观点。

  被开除出党并被剥夺教席后,科拉科夫斯基获准出国,辗转加拿大和美国任教,1970年成为英国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的高级研究员。1986年,他获选为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之杰斐逊讲座的主讲人,此乃美国政府给予人文学者的最高荣誉。2003年,国会图书馆又授予他约翰·克鲁格奖。此外,他还是波兰共和国最高荣誉———白鹰勋章的获得者。

  1978年,《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在英国出版,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诺顿公司又于2008年发行了此书厚近1300页的新版平装单行本,1992年,台湾远流公司出版过马元德的中译本,系迄今此书唯一的中译。三联书店对此书的翻译出版工作已逾十年,仍未完成。

  科拉科夫斯基一生出书逾30种,其中译著述还有《柏格森》(中国社科,1991)、《宗教:如果没有上帝……》(三联,1997)、《形而上学的恐怖》(三联,1999)、《与魔鬼的谈话》(华夏,2007)和《关于来洛尼亚王国的十三个童话故事》(三联,2007)。

  弗兰克·麦考特(1930-2009)

  弗兰克·麦考特(FrankMcCourt)因癌症不治,7月19日在曼哈顿去世,享年78岁。

  他是出色的中学语文老师,但66岁后才亲自动笔,写出《安琪拉的灰烬》,讲述对爱尔兰赤贫童年的回忆。该书以无名作者的处女作亮相,竟迅速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的冠军,并在榜长逾两年,销出数百万册。中国内地出版过此书多个译本。麦考特亦因此书获颁1996年的美国全国书评人协会奖和1997年的普利策奖。

  1930年8月19日,麦考特生于纽约布鲁克林,是家中七子女的老大。他的酒鬼爸爸和绝望的妈妈原本是渴求脱离孤岛苦海的爱尔兰移民,在纽约相识成婚,赶上大萧条,小女儿病死,不得不带着剩下的两个儿子返回爱尔兰老家,栖息于寒冷潮湿的利默里克贫民窟,后来生下的三个儿子中,又有两个先后死于贫病。大战爆发后,丈夫去了英国打工,杳无音信。母亲安琪拉独自拉扯三个孩子,没钱,没食物,没柴火,只好去救济站讨要,甚至站在教士门口乞食剩饭。

  弗兰克13岁辍学,当上了跑腿的电报童,内心的愿望却日益坚定———去美国。他终于在19岁成行,边打工边重拾学业,28岁那年谋得第一份中学教职。

  书中没有革命故事的狂野浪漫,没有揭竿而起的寻仇少年,甚至鲜见对赤贫生活的抱怨。相反,麦考特以一种不动声色的幽默复述自己的童年。在本书的后段,他写到自己的两种饥渴,对食物,以及对性。他曾舔食沾有薯条油渍的报纸,弄得满脸墨迹,日后又在床头拿着“新教徒的报纸”,一遍遍地舔上面的泳装女郎和内衣广告。他爱过的两个女孩,都在须臾间死去。一个是在传染病院隔墙诵诗的白喉少女,他从未见过她的容貌;另一个是肺结核重患,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她死前,应邀与她大享云雨之欢。

  这些偶尔现出的亮色,涂抹在死灰般的生活之上,和早晨的父爱(没有酒精作祟)、友谊,以及莎士比亚的诗文一起,支撑着他那颗幼小的心。他明白平凡即力量,生活需要忍耐。他的人生从未蹉跎,梦想和热情至今犹在。他用一生去感悟,时刻不让幽默缺席。

  1999年和2005年,麦考特先生先后出版了两部续作:《然也》(‘Tis)和《教书匠》(Teacher M an),分别讲述自己在美国的奋斗经历和教学生涯,皆成畅销书。

  本版撰文:康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