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这一年 从川棉厂23幢到锦绣东方新楼

  一年前,余成英开始养狗了。

  小泰迪熊犬多多成为这个家新生活的一个象征。时不时,余成英会带着多多到锦绣东方旁的沙河边遛弯。“那草坪绿油油的,真漂亮!”余成英用她几十年没变的重庆口音满足地说。那片漂亮的草坪,很快就会成为她新家的后花园。

  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余成英说,她的生活可以写成一本书:从重庆城里妹子,到农场知青,再到川棉厂,几十年随历史浪潮从高峰跌入低谷。而这本书,将在这个月,正式翻入新一章。她和老伴贾德江将亲手选定锦绣东方一套83平方米一套三的简装房,没有一分钱的贷款负担。今年国庆节前,他们将和首批2332户搬迁职工一起拿到钥匙,正式入住。

  川棉厂23幢的记忆

  个人在历史中似乎总渺小得不足为提。但贾德江、余成英夫妇的经历,却代表了成都东郊老工业区数万名工人的记忆。

  1978年,在重庆万县当了8年知青后,20多岁的重庆妹子余成英来到川棉厂,当上了检验工人。在这里,她遇见了从上海来的贾德江,经历了结婚、生子,直到退休。

  搬进川棉厂23幢3单元4楼11号是在1989年。这间4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曾给两人带来莫大的幸福感。那时,能住进楼房,哪怕只是间10多年房龄的二手房,还是件洋盘事。再加上23幢位置在川棉厂生活区占优,余成英觉得很满意,“地势高,下雨从来不积水。”

  越来越多的高楼在城市飞快地拔地而起,与此同时东郊原来的荣誉感、满足感却渐渐消失。随着2001年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工程的启动,遗留下来的川棉厂、五冶、攀成钢等东郊老厂生活区,成为成都城东一二环核心区域一块显眼的印记……无法忽视,却又难以改变。而对于数万名东郊企业职工而言,他们也希望改变居住条件,却因经济条件窘迫无能为力。

  余成英家恶劣的居住条件也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儿子一天天大了,老两口把房间让出来,在客厅里拉个帘子当卧室。破旧的红砖房里,依然是4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更要命的是,由于年久失修,不仅厕所漏、厨房漏,出门楼梯的天棚也塌下了一大块。

  余成英和老伴也想过很多次买房,但“也就是想想”。厂子眼看就要破产,儿子的学费是笔巨大的开支,老两口接近退休年纪,收入越来越薄,怎么也凑不够买房的钱。上世纪90年代,川棉厂搞了最后一批集资建房,但“一套房子七八万,我们确实出不起。”

  第一次尝试的受挫

  第一次转机出现在2007年8月8日。成华区启动了东郊企业生活区危旧房改造惠民工程,并选定川棉厂、五冶、攀成钢生活区作为首批试点。但这一次,老东郊们并不买账。

  余成英家也拒绝了这一次的改造方案,“觉得接受不了,大家肯定要比较以前拆迁改造的条件,总觉得要赚大家的钱,签了会不会受骗?”

  老百姓不愿签,还有一个现实的原因:按照这一套方案,如果选择原地或就近安置,要达到起码的居住面积,每户人家至少得补上几万元的差额款。这对于东郊企业职工来说,是笔不少的钱。

  就这样,整整4个月,改造工程推进缓慢。工程涉及的5大片区1.8万户居民里,只有约500余户签了协议。

  2007年12月5日,在到成华区调研的过程中,一直惦记着东郊企业生活区危旧房改造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没有按照预先安排的路线走,“一头扎进了五冶、攀成钢片区”。这里的情况深深地触动了他,面对拉着他的手诉说的退休职工,李春城一遍遍地说:“我们一定尽全力,你们也要尽全力。”

  这里的情形印证了不久前他看到过的一份调查报告。其中的结论深深地刺痛了他:成都市民中,对当前生活状况满意度最低的竟包括了产业工人。

  这次调研让李春城得知了东郊企业生活区危旧房改造面临的艰难窘境。第二天的市委常委会,东郊惠民工程成了最主要的议题。“昨天我看了以后心里很难受。”李春城说,成都市生活最困难群众最集中的地方就在东郊, “这是我们最该着手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这一次的会,还为东郊惠民工程的思路大调整定下了基调:要长远统筹考虑,政策上要尽最大努力倾斜,要办成一个让困难群众住房条件、生活条件都明显改善的好事。

  两个“知青”的对话

  事隔3天后的12月9日,让余成英记忆深刻。那是个周日,一大早,李春城和市长葛红林便带领所有在家的常委、副市长、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了东郊企业生活区。为什么要兴师动众让这么多领导都到东郊?李春城的初衷是,要让工作有力开展下去,就必须让领导干部先到群众中间来,“增加点感性认识”。

  这一天,李春城到的就是余成英家所在的川棉厂生活区23幢3单元,“我们就是来看一看大家的居住条件,听一听大家有什么困难和想法。”

  余成英还记得,从一楼到四楼,每个楼层4户人家,李春城每一层都挨个看了看。到了4楼,本来说只是到自己家看看的,结果硬被熊军等3户邻居都拉进了家门。

  “他看起来没架子,大家又是同龄人,而且上世纪70年代都当过知青,所以和他聊天没什么障碍。”但说起搬迁,余成英心里并不痛快。“我当着他就说,我们这一代人,刚长大就读不成书到农村当知青,回来为国家牺牲了大半辈子,结果退休了只能住这种烂房子。政府还是要为我们想想。一句话,我只希望能够真正得到实惠。”

  李春城的回答没有让余成英失望:“东郊企业广大职工为国家建设、成都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不会忘记。”这句话解开了老工人们的心结。他还许下承诺,要“使大家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让大家的日子都过得越来越好。”

  当时在场的一位成华区工作人员回忆说,书记对困难职工的问题“很敏感”,更多考虑的是“民生”。这位工作人员坦言,第一套方案的制定还带着旧城改造的眼光,因此难免考虑经济因素,“但书记来调研后,思路完全进行了调整。”

  在公开场合,李春城多次表达了这样的思路: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使东郊产业结构得到提升,但是城市发展的成果,东郊工人却还没有享受到。这一次的危旧房改造,要做成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而李春城让工作人员最有感触的一句话是:“就算是还还账吧!”

  从拒绝搬到通宵排队签约

  思路一旦确定,接下来便是政策如何更“惠民”的问题。“一个多月里不断开会研究,完善、丰富一揽子政策。”成华区负责危旧房改造工作的副区长李巴回忆说。2008年1月10日,新方案《成华区东郊企业生活区危旧房改造惠民工程搬迁安置实施办法》正式向社会公布。

  “政府确实做了件好事,我很满意。”余成英用简单的话描述这一新方案。她建议的“惠民”,这一次好得超过了预期———与第一套方案相比,新办法中的安置惠民面积一律增加了5~10平方米。新办法还提出了“一补四不补”政策,即被改造住房的套内面积不补钱、惠民面积不补钱、因人均不足16平方米最低住房保障标准而补足16平方米的面积不补钱、公摊不补钱;只有超过安置标准面积的,才需要按成本价购买,一次性付款还可以优惠30%。

  对余成英来说,她家4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可以免费换得就近安置点锦绣东方一套83平方米的电梯公寓。搬得早还可以领到1万元的奖励。而根据旧办法,要得到同样一套面积的住房,至少还得补上8万多元。

  甚至连搬家费、过渡费政府也考虑到了。根据实施办法,余成英可以一次性领到30个月、每月900元共计2.7万元的过渡租房补贴,以及600元的搬家费。将来搬进新的安置房,她不仅不需要缴纳电、气初装费,还可以一次领到8年、每月0.5元/平方米的物管费补贴。

  这一次成华区入户宣传工作人员进门还没说上两句话,余成英就爽快地答应:“我搬!我搬!”老伴贾德江甚至排了个通宵,终于抢在了第8个签约。

  “那天好冷,下起了雨夹雪,老贾从头天晚上8点一直排到第二天早上10点,全身裹了三层防寒服。”余成英回忆说,去年1月13日傍晚,她正忙着招呼客人,就听到同单元的人在底下喊:“排队了!排队了!”

  “那个人原来想当钉子户的都那么积极,我就喊老贾赶快下去排。签得早,选房也早嘛!”自己签了协议后,余成英还劝说仍在犹豫的朋友:“你算下这个账嘛,肯定划得来。”

  事实证明,这一次的政策让绝大多数住户都满意了。第一天,就有700多户住户主动签约;而只用了短短一年半时间,1.8万户住户已基本签约完毕。“可能在全中国,这样大范围的搬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应该还没有先例。”成华区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说。

  过去死活不愿搬的居民如今争先恐后地要搬,位于改造“红线”外周边同一院落的近3000户企业职工也多次要求,希望能被列入危旧房改造范围。成华区副区长李巴透露,市委、市政府最近已作出决定,将对改造“红线”外同一社区同一院落的这部分企业职工“继续执行‘惠民’政策”,“争取用两年时间,使这部分职工的诉求得到满足,也使东郊生活区改造基本得到妥善解决。红线外的改造工程有望今年内启动。”

  再见他,我想亲口道声谢

  如今,余成英一家租住在培华路一间60多平方米的过渡房里,幸福而充满期待。每月900元的过渡补贴,不仅能付清700元的房租,连水电气费用也绰绰有余。“政府给了30个月的补贴,看来用不了30个月,我们就能搬进新房了!”

  搬出川棉厂23幢,余成英生平第一次养起了狗。儿子工作后,亲戚送的可爱的泰迪熊犬多多成了老两口的新宠。“以前那么困难,哪里有钱、有心情养狗嘛?”

  现在,余成英还在一家药店里打工,而贾德江的任务则“主要是照顾多多”。不过余成英说,今年底她便打算退休安享晚年了。“生活改善了,儿子也工作了,是时间休息了。”

  这一次,余成英夫妇准备选的是锦绣东方一套83平方米的三居室。眼看着小区一天天建成,绿化越来越漂亮,周边环境也越来越好,夫妇俩的喜悦溢于言表。“出门就是沙河边上,往右走两步就是SM广场,伊藤洋华堂11月份也要开业了,以后生活比原来肯定安逸多了。”今年10月前,他们和第一批2332户搬迁职工就将拿到钥匙。甚至不需要装修,就可以入住水电气三通的简装房。

  余成英并不习惯用夸张的词语来表扬人,但她说:“或许有的人会说我夸领导,但如果再见到春城书记,我真的要亲口向他道声谢。”本报记者 张凌

  摄影 成都日报 张全能 成都晚报 李豫龙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