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礼礤是中国后现代法学之父

  搜狐博客/博主:沈彬

  尽管杭州的法院再三表示:飙车案里的胡斌绝对不是替身。但是网民还是人肉出了“张礼礤”,言之凿凿,信誓旦旦。最后杭州检方不得不按网上的规矩——“无图无真相”,向媒体公示胡斌右手臂上的伤疤。

  然而,有人已经进一步要求验DNA了。不过就算验了,同样还有质疑:张礼礤就是胡斌的“克隆人”。

  一方面,张礼礤的大名和照片流布网络,但没有人知道它的出处,却信以为真。另一方面,所谓的替身“张礼礤”,已在媒体上发表自白书,却没人相信。在这条“我不是张礼礤”的新闻下面,紧跟的评论是“我是张礼礤”,“我也是张礼礤”,“这一夜我们都是张礼礤!”……原有话语权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问题仅仅停留在“恶搞”上吗?

  其实,这种质疑是后现代法学,它刺破了古典法治冷冰冰的外壳——无罪推定、程序正义、罪刑法定……经院式的繁琐法学,它要求多元视角,反对精英知识“霸权”,直奔“正义”的主题而去。

  网民一旦掌握后现代法学,“破字当头”,就可以解构一切,不需要经过专门法学训练,就可以叫板、乃至颠覆主流的司法话语权。

  它源于草根民众对当下法治现代化的失望,专业分工、司法成本提高、严格的法律程序……种种法治现代化并没有带给他们正义感,相反这被认为是服务于精英阶层、富人、既得利益者,于是产生了深深的刺痛感,动摇人们对现代法治的信仰。 (节选)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