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姿舞台幕不落 那边唱来这边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3日05:32  哈尔滨日报

  撰文/实习生 董欣 秦嘉楠 本报记者 王坤 鞠红梅

  摄影/本报记者 李毅

  小熊T恤、蓝色荧光棒、印有号码“5”的钥匙链、环保袋、扑克……8月1日下午,这些以前只出现在北京、上海等演出文化发达城市的演唱会周边产品,大规模出现在五月天哈尔滨演唱会即将开唱的国际会展中心体育馆门前。相比以往贩卖的五彩荧光棒,此次场馆外的所有产品印有专属五月天的标志,是这次演唱会的专用品。场馆门外人头攒动,入场观众“全副武装”———宛如一场音乐节拉开帷幕,声势浩大。

  由看热闹到积极参与,哈尔滨人如今对演出文化所表现出的专业态度,决不输于任何一座演出文化发达城市。

  近年来,哈尔滨演出市场空前活跃。其背后,是演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消费意识的转变。真正把演出当作商品,让市民在理性消费的同时对演出提出更高要求。这一切,皆因此前一场场演出的积淀。

  演出市场是需要培育的。尽管自身还有缺陷,路遇诸多阻碍,哈尔滨演出市场无疑正坚定地走向成熟,这与政府支持、国有剧团和民营文化公司的共同努力分不开。当一座城市的文化需求被唤醒、文化品位被提升,当文艺演出真正融入这座城市,哈尔滨的魅力一次又一次被激发得淋漓尽致。

  新需求和新思路开始指向对演出“质”的新追求。对此,政府和作出突出贡献的民营文化公司,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相信,演出市场的逐步成熟将让市民生活习惯发生蝶变。看演出,终将成为哈尔滨市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目击

  把演唱会当成节日

  走向国际化的专业观演

  集体营造高水平“应援”

  “应援”,这一全球演出文化中出现率最高的流行词,顾名思义,是指观演者对演唱会等明星活动中的力量支持。哈尔滨人在8月1日五月天哈尔滨演唱会上所呈现出的“应援”状态,令此前参加过国内外数场演唱会的记者为之震惊。

  几名跟随五月天跑遍全国巡演的外地歌迷对此深有体会。来自上海的歌迷若南对于自己的哈尔滨演唱会之行的评价是“不虚此行”:“全场座无虚席,观众的荧光棒用的是专属五月天的颜色,如果用错了,会有歌迷负责人及时调换。大合唱及呼唤返场的集体口号,歌迷团队整齐划一的穿着及义务维持演出秩序……五月天哈尔滨演唱会‘应援’堪比其他巡演场!”在如今流行演唱会上,鼓掌声和摇晃手铃安可等特殊“应援”尚不多见,五月天当晚也因此加唱了几首其他场次中未唱的歌曲,对哈尔滨观众深表感谢。当晚演出时长创哈尔滨演唱会之最,全场气氛空前高涨。

  从事高中教师工作的哈尔滨歌迷刘瑞说,哈尔滨歌迷团体已相当专业和成熟,多场演出让他们积累了经验。以后他们可能会像北京、上海一样,为演出方人员进行食物等物质“应援”,以感谢其对音乐文化的支持。“这也是一种通用的国际‘应援’。热情是形式上的,看演出更需要全民参与、共品音乐文化。”

  每三天就有一场演出可看

  五月天演唱会只是一个缩影。哈尔滨中泰兄弟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姜宏斌跑遍全国很多演出文化发达城市大大小小的演出现场。他认为,哈尔滨人观看素质在近一年来发生质的飞跃,表现出高涨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在他看来,一场演出的成功,不仅代表着高上座率,更要看观众是否有被打动,是否呈现出一种专业状态。“明星来到一座城市,通过音乐和观众交流,只有真正懂音乐文化的人,才能产生共鸣。”

  哈尔滨是最北端的省会城市,也是全国音乐名城中地处最北的一个。前几年,哈尔滨一年的大型商业演出只有三四场,而今年,大型演出已有五六场,下半年预计还有五六场。加上各剧场的演出场次,哈尔滨市全年的商演将达上百场。也就是说,每三天,市民就有一场演出可看。哈尔滨演出市场达到空前活跃。市民的文化消费水平是决定城市文化消费市场很重要的因素。而这个消费水平,既包括经济能力,也包含文化素养。很多演出专业人士曾评价,相比北京、上海等文化发达城市,哈尔滨演出市场整体水平可能要落后5至7年,但若论观众对演出文化的理解力和素养,哈尔滨人则吸收得非常快,对演出文化所呈现出的专业态度,决不输于任何一座演出文化发达城市,也将带动哈尔滨演出文化市场朝更高水平发展。

  票价不高,要票的逐渐少了

  观看过哈尔滨的多场演出,记者最强烈的感受是,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明星,男女老少齐坐在一场演唱会现场,这可能是国内其他城市演唱会上不多见的一道风景。

  在文化产业发达的美国和日本,一场顶尖级别的演唱会,最高票价仅合人民币七八百元以下,为的就是最大限度吸纳全民参与到演出文化中来。姜宏斌评价,哈尔滨的一场大型演出,尤其是专场演唱会,从策划到编排再到人员安排和舞台布景,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成本往往要高于演出发达城市,坦白说,哈尔滨演出在地理位置上不占优势。但横向来说,哈尔滨近一年来举办的梁静茹、纵贯线、五月天等演唱会票价在全国同类巡演中是最低的;纵向来说,哈尔滨演唱会票价也在逐步走低。低票价的直接受益人是观演市民,也能有效打击黄牛票和要关系票等不良风气。两年前,曾有票务公司人员接过这样的电话:“你们?菖?菖?菖演出主办方是谁?我得琢磨着上哪儿能要到票。”如今,姜宏斌最大的体会是,要票的人明显少了,态度也由理直气壮转变为“还有票吗”的小心询问,越来越多的人已能够将票看作商品,愿意花钱买。也正因如此,市民对演出的口味也越来越高甚至挑剔,理性消费的他们希望购买的商品物有所值。“一般水平的演出,根本糊弄不过去,观众只愿意对高水平的演出买单。”

  蹒跚度过青春期———

  步趋成熟的哈尔滨演出市场体系

  演出市场是需要培育的———这是姜宏斌多年来在哈尔滨演出文化市场摸爬滚打后的深刻体会。一个专业观演群体,是在越来越多的演出中慢慢培养起来的。哈尔滨演出市场如今已走过青春期,正带领专业观众朝规范成熟的演出文化体系迈进。

  政府力量——

  演出文化之风健康规范

  一座城市的演出市场能否真正培养起来,归根结底要靠政府扶持。在北京和上海,音乐节种类繁多,每一场大型演出活动,政府往往出资80%,由企业承担20%,企业与政府是共担风险的。政府埋单,票价就会有所下调,直接受益的是市民。在哈尔滨去年和今年的多场演出中,政府给予了民营演出公司多方面支持。今年暑期中泰兄弟引进的迪士尼儿童剧,政府给予了协调场地、资金资助等各种支持,为的是让经典儿童剧文化能够真正渗透到哈尔滨儿童的视野中。而那次演出,也让姜宏斌对开启哈尔滨儿童剧演出市场大门倍增信心。

  省文化厅文化市场管理处负责人认为,哈尔滨的演出市场已走出低谷期。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扶持演出市场的政策,哈尔滨也成立了文化事业发展资金和文化产业区。省、市都将进入演出市场的门槛降得越来越低,以扶持发展演出中介机构。而演出市场除国有剧团外,大部分是靠民营企业来繁荣。市文化局演出管理办公室主任马克认为,近两年来,政府一直在引导地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结合,今年哈尔滨的大型商业演出不断,演出市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成功带动了经济发展。目前,哈尔滨民营文化公司已呈现状态极佳的活跃势头,在市场经营完全化尚有难度的情况下,政府扶持演出公司,对成长中的哈尔滨演出市场健康风气起到关键的规范作用。

  三足鼎立———

  民营文化公司大胆联手

  说哈尔滨演出市场相比其他城市薄弱,不为过;说哈尔滨民营文化公司比其他城市的胆子更大、更团结,也不为过。

  哈尔滨注册的文化演出公司近千家,但目前真正活跃在演出文化市场上的只有三家———中泰兄弟、盛世华文、同利达。在哈尔滨演出市场处于年幼期时,一场场演出曾筛掉了大部分民营公司。马克评价,如今留下的这三家,都是敢于尝试、能沉得下心真正做文化的。在高风险投资的演出行业中,有时一连几场演出赢利情况不好时,三家公司就用“为城市演出文化搞公益事业”来安慰自己。他们敢于尝试的精神和优势互补的团结协作撑起了一片市场,让哈尔滨演出市场形成规模同时,呈现出一种体系的和谐。

  民营文化企业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民营文化企业是哈尔滨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哈尔滨三家演出公司,除活跃在哈尔滨演出市场外,同样也穿梭在全国各大演出发达城市学习和合作。“市场不是一个人的。”姜宏斌认为,比起竞争,三足鼎立的民营公司更倾向于优势互补和合作关系。三家公司有不同优势:盛世华文擅长企业文化的打造,企业为文化演出埋单,文化为企业推广,商演方式以拼盘演唱会为主,最大限度吸引更多受众群;中泰兄弟积极打造南北城市剧场业的联合体,并善于将国内巡演的精品演出原汁原味呈现在万人体育馆,做精品演出;同利达倾向于顶端演出。三家公司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建立了合作与默契,也正是这种积极活跃的状态,让哈尔滨演出市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态势走向成熟。

  当商业演出融入一座城市

  城市性格推动演出发展

  当一个城市中频繁举办各种演出,就像一个人多了一种爱好,会增添一种气质。城市在与文化演出的互动与交融中,被赋予了更加个性的魅力。哈尔滨的城市文化酣畅淋漓地融入到每一场演出中。盛世华文董事长高海默评价说,哈尔滨商业演出的成熟度在东北三省是最高的。这源自于这座城市的音乐基础。

  与流行音乐会相比,古典、高雅音乐会在哈尔滨更受欢迎。这是因为哈尔滨是音乐之城,是艺术之城。哈尔滨人有音乐文化品位,出过国内著名音乐教育家和歌唱家。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已成功举办了29届,市民一直受着音乐熏陶。这些都提升了市民对商业演出的接受度和欢迎度。新年音乐会在哈尔滨市目前已经形成一个品牌,年年都有。理查德·克莱德曼来过哈尔滨两次,每次演出座无虚席。这种音乐会在其他城市未必能年年办好。连续在其他城市办过各种演出后,高海默才深深感到,哈尔滨的音乐气质成就了商业演出在这个城市的发展。

  哈尔滨人热情好客举国皆知。哈尔滨人的性格也促进了演唱会的发展。演唱会现场需要的正是这种激情。这也使得哈尔滨演出现场呈现出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很大差异。给了演出方到哈尔滨开演唱会的更多动力。

  活力,在一场场演出中被激发

  三年前,哈尔滨市就制定了实施会、展、赛、节、演五位一体的“大会展”战略,在会展业涵盖的这些内容中,“演”曾是最弱的一项。当时提起“演”,市民能想到最多的只有哈夏音乐会。而近一两年,“演”真正融入到了哈尔滨的会展业中。

  对于市民个人,更为看重的则是自身和城市活力的激发。2002年韩日世界杯时,中国国家队历史上首次闯入世界杯决赛阶段,举国欢腾。当时曾有媒体指出,中国人不会释放个性宣泄情感。更多市民觉得,那是因为平时没有这样的途径。演唱会的频繁举办,恰好给了市民一个宣泄情感、释放活力的途径。流行音乐演唱会现场,那些挥舞的手臂、高声的呼喊,振奋着所有人的神经;高雅音乐会上,流淌的旋律荡起市民心中的脉脉温情。每场演出前后,城市间流动的兴奋,都让城市的文化显得生机蓬勃。

  唤醒沉睡的剧场 我们期待更多……

  当哈尔滨的演出市场渐渐活跃,一些新的需求和新的思路渐渐在市民和演出商的脑中闪现。而新需求和新思路的“根儿”,都是对“质”的追求。

  引进精品话剧,高海默认为是培养80后成为观演群体的强大动力。以前的剧场演出更注重娱乐性,而在高标准的商演源源不绝进入哈尔滨后,更具艺术性的经典舞台剧成为更多市民的需求,但这需要更为成型成规模的群体购买力,80后可能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购买力。唤醒沉睡的剧场———这也是姜宏斌的新思路。他发现,在北京、上海,万人馆、5万馆的大型演唱会一年是有数的几场,更多演出是在剧场。目前,哈尔滨的剧场还没被充分开发。深入人心的剧场只有哈尔滨会展中心的环球剧场,而这个剧场更多的功能是为会议准备,舞台设施不够完备。像京剧院、少年宫、高校等剧场还没有被充分利用。唤醒沉睡的剧场被姜宏斌看作是扩展哈尔滨演出市场的一个有效途径。当然,这还需要政府给予更多引导和支持。

  哈夏是哈尔滨的老品牌。姜宏斌大胆构想,空前活跃的哈尔滨演出市场有可能赋予明年哈夏一个新的生命体。北京的魔山剧场成就了京城“西区文化带”的建设和布局的重要一步,“魔山文化”也引起了哈尔滨市民营企业的关注。如何开发演出的商业链,开发自己的演出产品,打造企业的品牌项目,都随之进入到哈尔滨市民营演出公司的思维。连续5年的新年音乐会和儿童剧演出季都是中泰兄弟传媒公司着力打造的项目,姜宏斌相信,不断壮大的演出市场既会借哈夏老品牌的东风,也会给哈夏吹来新的东风。

  与几家民营企业的负责人交谈,记者屡感欣喜。他们都在认真分析市场和市民需求,在吸取其他演出文化发达城市的做法。采访中,市民对演出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多开展大型演出前的宣传活动,设置延伸舞台和站立观众区……他们希望能在家门口看到更精彩、更国际化的舞台。高海默认为,虽然短期内,哈尔滨的舞台可能承载不了大部分国际一线明星的奢华舞台,但通过不断努力,观众一定能看到更多新鲜的演出元素。姜宏斌则认为,每个国际高水平演出团队,细到一颗舞台钢钉,都能窥见其对演出细节的精准。对民营文化公司来说,引进先进演出团体舞台设计的先进理念和高水平宣传运作,是一堂堂生动的实践课。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