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记录大历史中的“威海声音” 本报启动“口述史抢救”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3日07:19  大众网-齐鲁晚报

  □记者王永田高洪超

  □通讯员梁延秀

  本报威海8月2日讯7月31日,本报威海记者站联合威海市档案局、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推出的纪念建国60周年“口述史抢救”工程启动。40位大学生将利用暑期,实地走访200位阅历丰富的威海老人,用录音笔记录他们关于英租、抗战等大历史中的“威海声音”。

  “口述史抢救”工程是今年威海市档案局的重点工作,而开展区域性的系统口述史抢救,这在全省尚属首次。威海市档案局确定环翠区、高技区、经技区为首期抢救区域。从6月份开始,环翠区、高技区、经技区档案馆工作人员已深入385个村、居,查找、挑选阅历丰富、记忆清晰的老人,于7月8日确定了200位口述史人选,其中,环翠区100位,高技区、经技区各50位,他们年龄最大的92岁,最小的55岁,主要以农民、工人为主,分散居住在200个村、居。他们口述的历史将贯穿英租、抗战、解放战争、建国后不同时期,能全面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层面的生活原貌,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普遍意义。

  出于支持威海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新闻传播学院为此挑选了40名新闻专业大学生,进行专门口述史课程培训。从7月31日开始,他们将随三区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分组、分批到200位老人家中实地采访。采访工作预期15天,此后进行录音资料的整理、研究。活动结束后,所有录音、文字材料将移交三区档案馆,永久存档。

  为支持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本报除安排记者参与走访外,还将开辟专栏,刊发这些口述史研究成果。活动的三家主办单位也呼吁有识之士提供对当下和未来具有参照价值的史实或经验,为我们这个社会共同体的和谐发展尽“匹夫之责”。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