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正常分娩儿病危母死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01:18  新文化报

  ■家属:医院延误了抢救时间

  ■医院:需要进行医疗鉴定

  8月2日11时许,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解放村刘延峰的妻子在松原市宁江区妇幼保健院(下称保健院)待产。12个小时过去,他刚刚出生的儿子因脑出血被送到医院抢救后,妻子因大出血不幸身亡。

  家属认为是医院延误了抢救时间,导致孩子的病危和母亲的死亡。

  刘延峰的妻子叫张红晶,今年29岁,去年末,张红晶第二次怀孕。刘延峰全家都很兴奋,定期带她到保健院做孕期检查,医生一直告诉他孩子很健康。

  8月2日上午,张红晶出现产前反应,11时许,在家人的护送下,来到保健院准备分娩。

  “医生告诉我,孩子很好,母亲的状态也好,可以正常分娩。”刘延峰说,“16时30分,我妻子被推进分娩室,没想到,这竟成了永别……”

  据刘延峰回忆,妻子进入分娩室后,他和家人紧张地在门口等待好消息。但一直等了两个小时,18时30分,孩子才生出来,4公斤重,男孩。可还没等刘延峰等人高兴起来,医生就告诉他们一个噩耗,孩子有脑出血,需要马上抢救。于是家人和医生马上将孩子送到附近的松原市中心医院,目前,孩子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刘延峰还没从这个打击中回过神来,他又听到了一个坏消息,

  妻子因大出血正在抢救。“当天20时许,医生告诉我们去买血浆,给我妻子输血。很快,我们就买回了800cc血浆。”刘延峰说,“大概22时,医生告诉我们还要准备血浆,我们去买了1600cc。可血浆刚拿到手,这边就传来消息,说我妻子不行了!”

  据了解,23时许,保健院方面联系了120急救车,准备将张红晶送往松原市中心医院抢救。但在下楼时,张红晶就已经停止了呼吸。据了解,保健院方面在昨早给刘延峰的儿子存入了4000元医疗费用。

  家属质疑一:医生坚持说能正常生产

  接连的打击让刘延峰和家人无法接受,他们认为孩子的病重和张红晶的死亡,医院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张红晶的婶婶付小如认为,在接受检查时,家属曾提出“孩子太大,实在不行就剖腹产。”但医生坚持说,“孩子补钙补多了,有点大,但能正常生产,并且夏天刀口不容易愈合。”

  “如果不是医生坚持这么说,我们就要求剖腹产了。如果剖腹产,孩子就不可能因为分娩时间太长,导致窒息引发脑出血了。”付小如说。

  家属质疑二:医生就是不让我们转院

  据付小如回忆,在张红晶抢救期间,他们曾经3次跟医生申请转院,准备到长春或哈尔滨的大医院抢救。“开始医生跟我们说没事,后来跟我们说只要切除子宫就能保住生命。”付小如说,“甚至在转院前,他们还跟我们保证能转到别的医院抢救,结果下楼的时候,人就没了。”

  “从18时30分开始抢救,一直到23时转院,整整4个多小时,不论是长春,还是哈尔滨,我们都能送到,可医生就是不让我们转院!”付小如气愤地说,“如果让我们转院,也许张红晶能保住生命!”

  家属质疑三:医护人员变相要“红包”

  付小如说,在送孩子去中心医院抢救时,同车的助产师张某对她说:“我没带钱,一会儿没法打车回家了。我孩子给我打好几个电话催我回去呢,我一直忙活,到现在也没吃饭呢。”据付小如介绍,当时她给张某拿了100元钱。“如果能母子平安的话,别说100块钱,就是再多,咱们也能拿啊。”付小如认为,张某这是在变相索要“红包”。

  昨日上午,家属将张红晶的遗体存放在冰柜中,抬到了该院领导办公室内,要为死者讨个说法。还在医院门口和楼内焚烧纸钱。

  院方:希望尸检走法律程序

  该院王副院长表示,事情发生后,区政府领导、区卫生局领导都高度重视此事,保健院的刘院长已向区政府领导汇报。“我们现在希望能走法律程序,进入医疗鉴定程序。”王副院长说,“该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如果涉及赔偿问题,也得有法律依据啊!”

  在被问及助产师张某一事时,王副院长表示,这件事他们会调查。“这都是后期内部处理的事了,但和这件事没有关系。”关于“医生坚持正常生产”和“不让转院”的说法,王副院长表示当时不在场,不清楚具体情况。

  卫生局:封存病历成立调查组

  在宁江区卫生局,医政科科长王敏越表示,由于尚未进行医疗鉴定,还无法确定是责任事故还是医疗事故,还是患者本身的原因。据了解,昨日上午,卫生局领导、院方负责人、家属代表和警方一起进行过尸检的协商,但没有结果。

  “我们已经对患者的病历和抢救时使用的药品进行了封存,为将来的尸检做准备。”王敏越说,“另外,我们也成立了医疗调查组,对当天进行抢救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

  本报记者邢阳文/图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