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小企业:某些部门执法太“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01:32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夏令 实习生 肖蕊 通讯员 赖南辉) 申报一个项目要花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每年要接受十多个部门的执法检查;一些部门执法简单粗暴,以罚代管;有企业甚至反映某些部门行政执法太“黑”。昨天,广东省政协召开“优化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专题协商座谈会,为中小企业遇到的一些情况“讨个说法”。

  中小企业声音:黑

  省政协调研指出,目前广东中小企业配套法规严重滞后,且准入门槛高,致使一些中小企业看得到,享受不到。另外,一些企业反映,某些政府行政审批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拖拉,效率不高。申报一个项目要跑七八个部门,要花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还存在多头执法,执法不公、不规范的现象。调研中,一些企业反映每年要接受少则近十个,多则十多个部门的执法检查。一些地方执法简单粗暴,以罚代管。且法律弹性大,随意性强。

  “中小企业的声音总结出来就是一个字:‘黑’!”调研组组长谭璋球说。他表示,优化法律环境,就是优化立法、施法和执法的环境,其中执法是最重要的问题。

  对此,省政协调研组建议,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尽快出台《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细则》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使该部法律更具操作性。

  副省长强调:效率

  调研组还建议,实现一视同仁,凡无法规明令禁止的大企业、外资企业能够进入的领域要对中小企业开放。省民盟的代表则建议,在有关中小企业的政策制订上不应“闭门造车”,应让中小企业派代表参与其中。另外,在行政执法监督上,应邀请中小企业代表参与行风评议活动。

  据统计,截至今年1月末,广东共有102.3万户企业,大中型企业才4万多,其余都是中小企业。08年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完成增加值约1.1亿万元,占工业增加值的73.1%;实现税收、利润、就业分别占全省工业企业的68.2%、71.0%、82.7%。 “没有中小企业,广东的工业就要负增长了。”专题协商会上,副省长佟星说,他表示,中小企业提供了社会大多数税收和就业,政府应该服务好他们。

  佟星指出,实际调研中中小企业反映最多的是行政执法落实差,审批程序繁琐。“补税行政部门执行很快,但报批却拖拉,这是不对的,补税的效率要和为企业服务的效率一致”。他强调说,有关部门应转变工作作风,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不合理的旧收费项目要取消。1分2分3分4分5分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