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幸福的真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02:35  大洋网-广州日报

  

幸福的真谛

  都市早茶

  高延晶

  有个新闻过去好几天了,但我心中却一直难以忘怀——我说的是前不久连续有两位独居老人悄然亡于家中,直到遗体发出异味才为邻居所知。

  这是怎样的悲哀!平凡人家不求大富贵,唯愿少有所养、老有所终,这样朴素的愿望都无法满足,已经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

  在过去,乡人互骂时最恶毒的一句就是“老绝户”。那个时代,没儿没女没人送终的人,别管你一辈子赚了多少钱买了多少地,你都是个绝对的人生失败者。

  人生百年,倏然而逝,一个人最迷恋生命的时候,可能就是临终的时刻。在这一刻有亲人子女相伴在身边,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可以说是最大的安慰。因为,无论多么平凡的人生,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都是最伟大的。但这种伟大,除了自己之外,就要靠儿女后代来认同。如果临终的时候没有后代在身边,那一生的意义就大打了折扣。

  这些死去的老人,大都是有子女的,但他们只能孤独地远去。现代社会经济越来越发达,科技越来越进步,可是人心也越来越远。旧时即使辗转经年,也要寄上一封家书;现在手机电话俱在,却有人一年也不过问一下年迈的父母!

  算了!不必再煽什么“父母在不远游”、“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之类的情了,我没有这个资格。像我这样跑到数千里之外,一两年才能见父母一次的人,没有资格批评别人。

  这就是这个新闻一直让我耿耿于怀的原因。

  少年轻狂时一心想出去闯,那时候父母还不算老;转眼自己步入中年,一地鸡毛,而父母在家早已等白了头。你以为每周打个电话、按年节寄些钱,父母就觉得幸福了么?

  我现在也有了自己的下一代。按照中产中国人最习惯的思维,我对他的最大愿望就是哈佛、耶鲁、柏克利;直觉也告诉我,他日后离开我的距离,可能会比我离他爷爷的距离更远。

  但是,对于一个寂寞的老人来说,是愿意儿子成为大洋彼岸朱棣文那样的华人精英呢,还是愿意父子两个每晚都能一壶老酒两个小菜,天南海北地瞎聊天呢?

  我想后者才是幸福的真谛。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