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楼市调整再入“试探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05:00  舜网-济南日报

  近一段时间,政策“信号”密集释放,部分一线城市楼市出现了积极反馈:供应量增加,价格涨势趋缓……呈现出一定的降温迹象,楼市调整再入“试探期”。

  政策信号密集释放

  进入7月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一个新动向是:政府“有形之手”出手明显增多,其方式可归纳为两类,一是“重申”“强调”执行已有的政策。比如,面对上半年迅猛增长的房贷,银监会近日重申严格执行在实际操作中已有松动的“二套房贷”标准。此前,银监会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按揭贷款风险管理的通知》。此举被市场解读为房屋个贷的“收紧”。

  二是整治捂盘、囤地等违规违法行为。如上海于7月中旬出台《商品房销售方案备案管理暂行规定》,首次规定商品房的销售方案须经备案并在售楼场所予以公示,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尽快申请预售,房管部门应尽快审批等,以遏制开发商“少量多批”“捂盘惜售”的做法。

  上海一贷款中介机构的负责人分析,上半年楼市的快速复苏提升了经济发展的信心,但新增供应不足、泡沫化苗头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下半年楼市走向可谓“喜忧参半”。因此,政策信号密集释放,既是为解决困扰楼市健康发展的迫切问题,也是在释放信号对市场进行“试探”。

  显现一定“降温”迹象

  政府出手,楼市反应灵敏。上海中原地产卢湾区区域总监吴敏介绍,投资性需求对政策的变化较为敏感,近期“二套房贷”政策严格执行,投资者出手更加谨慎,预计7月份卢湾区“新天地”板块的成交量萎缩40%左右。

  部分一线城市则出现了“量增价跌”的态势。比如,上海加紧查处“捂盘惜售”后,7月13日-19日这一周,全市共有18个楼盘推出38.3万平方米商品住宅房源,环比增幅达116%。佑威·楼市通的数据还显示,7月20-26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44.1万平方米,环比上升2.94%,成交均价则下滑2.3%,降至14496元/平方米。这是近期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价连续第三周出现下滑。

  中房指数系统7月20日-26日监测的32个大中小城市中,有19个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出现环比下降,其中降幅超过10%的有12个。

  中房指数系统副主任陈晟认为:“近期楼市成交情况相对前几周表现较为黯淡,全国楼市显现出一定的降温迹象。”

  陈晟认为,对作为国民经济回暖主力的房地产业,政策的基调是“稳定”,但对部分城市房价攀高、“地王”频现等现象,政府相当关注;如果判断为“过热”,就有对政策作出一定调整的必要性。 (据新华社上海8月3日电 记者 叶锋 彭勇)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