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忆青春无悔道不尽边疆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05:03  今日早报

  ●杭州知青下乡40周年特别报道

  忆青春无悔

  道不尽边疆故事

  杭州老知青重归故地讲述插队趣事

  □本报特派记者 章建森/文

  何枚林 张梦新/供图

  同江市举行杭州知青下乡40周年纪念活动,当年的1046名知青来了350多人,有的还特意从意大利、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家赶来参加。

  40年前,这些知青立志要开拓辽阔的北大荒,在激情荡漾的岁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40年后,他们回到同江,找到了曾经的青春。每到一寸土地,便是一个青春记忆。

  记忆1

  带着武器打鱼

  划小船巡逻

  7月22日,当地政府安排杭州老知青参观当地的三江口广场。三江口,就是黑龙江和松花江交汇处,江对岸就是俄罗斯。

  当年插队边疆,很多知青就是怀着和“苏修”作斗争的目的而来。当时同江等边疆地区的民兵装备,超乎我们的想象。

  老知青王永健回忆说,他们平时以打鱼为生,但鱼打多打少没关系,实际上长期进行武装训练,随时和“苏修”作抗争。他们的船上装了手榴弹、步枪、机枪,还有火箭筒等。

  1969年7月8日上午,三村大队的杭州知青罗以民与同学王祖荣像往常一样,暗中携带武器,划平底船在江上巡逻。

  突然,一艘前苏联巡逻艇向他们驶来,似乎有挑衅抓人的企图。

  罗以民对王祖荣说:“如果炮艇敢停船抓人,等它一靠近,我们就扔手雷,把它打掉。如果咱们的手雷没打准,就蹬翻小船,游回去。”

  前苏联巡逻艇围着他们转了好几圈,试图掀翻小船。不过由于平时训练有素,小船船头始终朝着巡逻艇。

  巡逻艇越来越靠近,艇上的士兵似乎没有多少战斗准备,前后高射机枪的枪衣也没脱,两个士兵甚至还光着上身。艇首站着一个军官,手里提着一个小铁锚,想在靠近罗以民的船只时将船拖走。

  两船距离将近40米时,罗以民右手扔掉了一只前棹,举起了手雷,亮出了战斗姿态。那个前苏联军官见此情形,喊了一声,扭头就往船舱里跑。巡逻艇一溜烟跑远了。

  这一经过被当时的边防哨所人员通过高倍望远镜记录在案,罗以民后来被黑龙江军区合江军分区通令嘉奖。

  同队知青黄任远还把他们的经历整理成文章,发表在了当年的《浙江日报》上。

  比较有意思的是,黄任远和罗以民日后分别成了黑龙江和浙江省社科院的研究员。

  记忆2

  棋赛让他成了一名教师

  7月23日,张梦新回到了他当年插队的乐业公社青年庄(现在的乐业镇青年庄)。

  回到村里,除了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乡,他还发现,当年他们居住的知青点——一排茅草屋竟然保存完好。他和知青同学们不停地在屋前照相留念。

  回想起当年,张梦新说,能插队在同江,是他们的幸运。

  张梦新插队半年后,青年庄小学的负责人余连福来到知识青年当中,问:“你们谁下棋比较好?”

  知青们就推荐了他。

  余连福把张梦新叫到学校下棋。第一盘,张梦新花了半个小时就赢了;第二盘,张梦新只花了15分钟赢下了。

  没想到,输棋后的余连福不但没有生气,还当即拍板聘用张梦新担任他们小学的老师。

  从那时候开始,张梦新便和教书结缘。从教小学开始,转教初中、高中,后来考入杭州大学,之后又留校任教,直至担任博士生导师,并曾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

  张梦新说,这里的农民相当开明。他插队不到半年,村里就把大队会计、出纳、民兵连长、妇女主任、团支部书记等重要的岗位交给知青负责。他自己一人还担任了大队会计和教师两职,每月的工分都排在前5位。

  还有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

  当年知青中有个绰号大毛的,负责看草场。队长告诉他,主要任务就是要防止牛、羊、猪等牲口进来。“进来了,就把它们打出去,打死也不要紧。”

  大毛把“打死了也不要紧”这句话当真了。一次,大队革委会主任赵树新家的母猪跑进草场来,大毛一不小心就把人家母猪给捅死了。

  “一头母猪对农民家庭来说非常重要,村里都叫它‘流动银行’。”张梦新说,当时他们认为,大毛必定要受处分。

  赵树新的父亲确实非常生气,大骂大毛。但赵树新却把老父亲劝了回去,一点也没有责备大毛。

  记忆3

  知青们教出很多局长

  这次老知青回乡,当年担任老师的人最受欢迎。

  顾锋、尹继红夫妇插队时都当过老师。到了同江之后,当年的学生把他们的行程排得满满的。

  7月24日,当年的学生宿新华等人邀请顾锋夫妻俩吃饭。席间,宿新华的弟弟宿玉成从北京打来电话,对顾锋说:“顾老师,我一直欠您一本书呢。”

  这句话弄得顾锋一头雾水。经解释,才回想起来。

  他在当地中学任高中数学老师时,宿玉成和宿新华都是他的学生。顾锋每晚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时,宿玉成总在门口转悠。

  “我弟弟看顾老师桌上有那么多书,想借一本高等数学书,又不敢借。”宿新华说,后来就找她帮忙。

  宿新华把弟弟的想法跟顾锋说了。顾锋一听说宿玉成这么喜欢数学,不但把高等数学书借给了他,还主动要求给他辅导。

  如今的宿玉成,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种植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1993年起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记者发现,知青们当时培养的学生,成才率非常高。光在同江市内,局长级别的人不计其数,还有一位副市长。

  现任同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纪检书记的任建奎说,他们这些农家孩子能够有出息,全靠当年的知识青年。

  “我们念书时,正值“文革”。课本里都是些政治性很强的文章。”任建奎说,是知青教给了他们很多课本外的知识。

  任建奎说,知青的高素质带来的高教学质量,让他们整一代人都受益。

  记忆4

  水井边美妙

  的初恋时光

  三村公社的一名老知青回到当年插队的生产队时,特地跑到老乡的水井边舀了一碗水喝。

  知青之间,知青和农村青年之间朝夕相处,互生好感自然不可避免。如今这些老知青,谈起当年的爱情,依旧腼腆。

  这位不愿透露名字的知青告诉记者,他在回城之前,曾和一个当地姑娘相恋。

  在当时,即使建立恋爱关系,也不可能手拉着手。谈恋爱,顶多是在劳动的时候相互悄悄看上一眼,或做个眼神。平时其中有一个人在水井旁洗东西,另一个人也就赶紧过来假装打水。

  当年杭大附中(现学军中学)毕业的知青胡阿龙是较早结婚的人。妻子是他的中学同学。

  1969年春节回杭州探亲时,胡阿龙就向她提出:“我们能不能长期交往?”

  胡阿龙的妻子当时没同意。回到同江后,胡阿龙就主动接近,常把自己省下来的鸡蛋等好吃的留给她。

  “结果她每次都分给别的女知青吃,让我很生气。”胡阿龙说。

  有一次,胡阿龙手指受伤了,他妻子就偷偷把他所有衣服拿过去洗。自此,两人关系正式确立。

  “她还很害羞,偷偷地洗,不让别人看到。”胡阿龙回想起来,颇觉有趣。

  “当时觉得,肯定要在这里待一辈子了。按照习惯,就得结婚生子。”胡阿龙说。

  两人在1970年便结婚了。当时的结婚新房,是胡阿龙花90元钱造起来的小马架。

  如今,夫妻俩早已回到杭州。结婚39年,恩爱有加。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