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人都想认领“贾君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05:03  今日早报

  □乔志峰

  “贾君鹏”不是网友们用回复“堆”红的,而是有网络炒作公司在幕后策划推动的?有媒体报道说找到了“贾妈妈”——北京一策划公司突然自曝制造了“贾君鹏”,该策划“总计动用网络营销从业人员800余人,注册ID20000余,回复10万余”。(8月3日新快报)

  围绕着“贾君鹏”事件,网络上涌现出了几大“派别”。一曰“起哄派”,以普通网友为主,随大流顶帖起哄,图的是热闹和乐呵;一曰“恶搞派”,有一定的创意和文化水平,或PS照片,或吟诗作文,甚至还有为贾君鹏写歌立传者,他们在发泄一下的同时也顺便“秀”了一把自己的小才能;一曰“学院派”,将事件上升到一种“现象”进行研究,生发出无数的高深理论和人文意义来,大有在“红学”之外再开创一门“贾学”的架势。

  随着“贾君鹏”的大红大紫,又一个新的“派别”——“认亲派”横空出世了!迄今为止已经有不少个人和策划公司抢认“贾君鹏”,宣称自己是制造这一事件的“贾妈妈”,结果都很快被网友推翻。这次的“贾妈妈”又是咋回事呢?明眼人想必都会会心一笑。

  要叫我对“贾君鹏”事件“定性”,我觉得也就是一个“网络下的蛋”。事件由一个普通网帖开始,经过无数网友的起哄、恶搞,再到网站和媒体介入推波助澜,可以说,该事件从诞生到走红再到如火如荼的整个过程,都是在网络这张大网的笼罩下展开的。是网络,把很多偶然性的因素聚合在了一起,才创造出了所谓的“中文网络第一奇迹”。离开了网络,根本就不可能有“贾君鹏”今天的“辉煌”。一切“荣耀”当归于网络,谁也不要“贪天之功”。

  面对轰轰烈烈的“贾君鹏”事件,“起哄派”最单纯,他们不过是娱乐一下罢了。“恶搞派”多少有点“居心不良”,但只要不过于出格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学院派”显得有点无聊,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他们,靠研究这个出不了什么“国家重大科研成果”。至于“认亲派”,其心中的如意算盘则完全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虽然只是一个“网络下的蛋”,却将现实中各色人等的不同心态都映照了出来,也许,这才是“贾君鹏”事件真正的“意义”所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