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儿子不做作业一个巴掌过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05:03  今日早报

  儿子不做作业

  一个巴掌过去

  当护士的黄女士得了“情绪衰竭”,杭城4成医护人员有这样的困扰

  □本报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方序

  早报讯 “曹医生,你得赶紧帮我把情绪调整好。”日前,一身打扮素雅的黄女士,找到杭州市疾控中心精神卫生所所长曹日芳,抱怨自己在家里变成了“母老虎”。

  黄女士今年35岁,是杭州某市级医院的急诊护士。工作时,她总是微笑对待病人,即使碰上些情绪激动的家属,她都尽量满足对方要求。但她一回家,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要是老公不把脏衣服放进卫生间,我会骂他好几分钟;要是儿子回家不做作业,我一个巴掌就会打过去。”黄女士拼命摇头说,“这不是我的本意。”

  曹所长认为,黄女士的“心病”来自于她的工作。“不定期的三班倒,直接影响睡眠质量。急诊工作节奏快,而且必须在病人面前保持微笑,情绪过分压抑,于是在家人面前动不动就发火。”曹所长分析说。

  黄女士的现象不是个例,在杭州各家医院中,大部分医护人员存在工作倦怠倾向。杭州市疾控中心2008年上半年的调查,把工作倦怠分成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情感疏远)和成就感低落3个分量表。

  而调查结果是,41.6%的医护人员有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现象;23.2%的医护人员有一定程度的情感疏远现象;46.7%的医护人员没有个人成就感。

  同时,护士的工作倦怠问题比较严重,轻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为33.9%,中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为31.4%,高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为39%。

  “很多护理人员整天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所以有时候要给她们放‘心情假’,在她有需要的时候,护士长帮她做好调整班次的工作,调整心情。”浙医二院的杨护士长说。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