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这是儿子的选择,我为他感到骄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05:05  钱江晚报

  从前天到昨晨,两个日夜;从云南到江南,千里路程。但再长的时间,再远的距离,又怎能阻隔对儿子的思念。

  昨天凌晨2点多,英勇牺牲的消防兵王熙智的家人经过14个小时的颠簸和数千里的跋涉后,终于赶到了诸暨。除了无尽的悲伤,他们也为自己的儿子感到无比自豪。

  昨天,省委书记赵洪祝作出批示:消防战士王熙智为扑灭大火奋不顾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事迹感人。请消防队首长转达省委、省政府对熙智家人的问候。

  千里跋涉赶到诸暨 坚强的父母一直忍着不哭

  前天中午12点从老家丘北县出发,坐了近6个小时的汽车赶到昆明,随后再乘飞机到杭州萧山机场,到昨天凌晨2点多,王熙智的家人终于赶到了诸暨。他们一行有8人,穿着都很朴素。

  千里跋涉,来不及休息,在诸暨西子宾馆,家人们马上参加了一个家属通报会。

  听着儿子牺牲的经过,王熙智的妈妈和爸爸脸色苍白而沉重,他们的目光呆滞地看着前方,但始终保持着沉默。

  通报会快结束的时候,舅舅首先忍不住,失声痛哭。一旁,王爸爸没有哭,轻轻摇摇他的肩膀,低声劝慰,让他擦掉眼泪。

  “我自己是一名护士,我的工作是在120急救车上,我感觉我的工作跟儿子的工作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在最基层,都有危险性,所以我一直憋着,忍着,不哭。”王妈妈坚强地说。

  3点左右,通报会结束。走出会议室时,所有人的眼眶都红红的……

  隔着厚厚的灵柩 父母终于泪流满面

  上午8时许,诸暨市殡仪馆。王熙智穿着军装,静静睡着,周围洒满了白色的花。灵柩边,一个个花圈围着他,那是社会各界人士送来的。门口,战友们早已列队等候。半小时后,王妈妈和王爸爸来看儿子。这时,压抑已久泪水挂满了他们的脸庞。

  离灵堂还有10多米,王妈妈突然加快脚步,挣脱了女民警的搀扶,朝儿子的灵柩扑去。

  “儿啊,妈来看你了……”,她轻拍着灵柩,放声痛哭。她似乎很想把脸贴着儿子的脸,但隔着厚厚的灵柩,却难以触摸。在一旁,王爸爸早已泪流满面。

  细细地打量着已经长眠的儿子,王妈妈忽然擦了泪水,缓步向灵堂外走去。旁边的民警想去扶她,但被她轻轻推开了。

  回头,她说了一句:“谢谢你们,还是让我自己走吧,我能坚持,孩子是我的骄傲……”

  在场的人潸然泪下。

  放弃优越家庭条件 他想当个“许三多”

  王妈妈是云南丘北县人民医院的护士长,还是云南省的优秀护士,王爸爸在当地自来水公司工作,几个舅舅则在乡镇机关工作。

  这样的家庭条件,在当地可算优越。身为独子的王熙智本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但他却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军营,开始了另一种人生。

  王熙智曾和战友聊起,他从小的理想就是当兵,最直接的动力则是受励志电视剧《士兵突击》的影响,“许三多”让他感受到了军人的光荣和责任。

  去年8月,王妈妈已经把儿子送到了西安读大学。可三个月后,王熙智听说老家在征兵,于是悄悄地从学校跑回家里,并如愿应征入伍。

  对于儿子的选择,父母们都很支持。

  父母支持了儿子的选择,儿子却为他的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是儿子的选择,我为他感到骄傲。”王妈妈说。

  想一直留在部队 希望父母支持

  “妈,你放心吧,我一定会记住你们的话,我一定会干好本职工作的,儿子在外面不会给你们丢脸的。”这是王熙智离家回部队时,对妈妈说的最后一句话。

  那天是2008年12月11日,母子俩的最后一次见面。

  入伍后,母子俩一直保持着通信,谈工作,谈感情,谈理想。有一次,儿子在信里说:以后想一直留在部队,希望妈妈还能继续支持我干这个工作。

  4月5日,王熙智给妈妈寄了一张照片,这是大半年来王熙智寄给家里唯一的一张照片,照片里,王熙智面带笑容,双手高高扬起,这是一个飞翔和拥抱的姿势。

  照片上还有一句话:妈妈你看,儿子已经长大了。

  可这个年仅19岁的生命还没来得及彻底飞翔,来不及拥抱美好的明天,就在无情大火中,永远折断了翅膀。

  本报通讯员 蒋孝辉 余昌龙 本报见习记者 史春波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