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褪去光环 惟留真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05:05  钱江晚报

  在重庆一间破败的黑屋里,住着一个靠拾荒度日的“欧阳疯”,他就是10多年前重庆家喻户晓的刘宗朝,一名被媒体大力讴歌的改革领头雁、十大优秀企业家。他所领导的国光集团,短短几年从一个手工作坊壮大成巨型产业集团(详见今日B3版)。

  其实这些表述和现在这位刘姓老人没多大关系。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患大脑萎缩、老年性痴呆病的孤寡老人,衣衫褴褛且神志不清,生活不能正常自理。住在42元/月租用的杂乱、肮脏,臭气熏天的简陋房间里,在一张缺腿的破沙发上睡觉。没有社保也没有医保。

  尽管他当年曾经做过“宠儿”,但如今即使按照基本的人道原则,他也不应该被践踏为“弃儿”。更何况,刘的悲剧在我看应该归为莎翁式的“命运悲剧”。

  虽然,“他太喜欢出风头了,走火入魔,将企业拖进深渊”,可谓千夫所指。但是当年的过度扩张也是配合政府兼并亏损国有企业的壮举。如此大规模的兼并,在先行先试、体制不全、经验不足、人才不够的环境下,必然出事情。最终资不抵债,烂摊子无法收拾,刘只能入狱赎罪。刘的人生命运和改革命运如此胶着地纠缠在一起,片面地在个人身上找缺点,未必是正确的态度。

  “命运悲剧”的光彩在于,半边是“天使”半边是“魔鬼”,才会让观众百感交集。特别可悲的主人公,往往有着特殊的闪光点。贴在天涯上的募款书中说,这么个几万人大厂的老板,即使其爱人因病残而不能生育也不离不弃,最终妻子因无钱治疗而病故,自己无钱治疗而脑萎缩,甚至没有退休金、没有医疗和养老保险等任何经济来源。但是,当年风光时他没有去贪,去腐败,因此,落魄至此,仍有众多老员工四处募捐,就不得不让人感叹这部剧作的打动人心之处了。

  既然一个失败者已经为他的罪过入狱赎罪,那么对于一个重获清白的孤独老头,不管他是贫寒的拾荒者,还是一个可恨可怜的“改革落选者”,都应该赋予其普通公民的尊严。

  ■付瑞生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