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各执一词与“被凸显的民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05:10  大河网-河南商报

  正是由于事关民生事件的专家议题的抛出,才有了最真实的民意表达,才能让八方声音得以延展,使得政府收取最广泛的民声。而这,正是官方和专家各执一词的现实意义所在。

  ■崔中波(媒体人)

  这两天,我们的社会新闻领域里像是装上了“回音壁”:

  7月29日,广州市政部门高喊,《广州市城市交通改善实施方案》已获全国专家评审通过,广州将成为全国第一个收取道路拥挤费的城市。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赶紧出来辟谣:“广州要收交通拥挤费,怎么连我都不知道?”(8月2日《京华时报》)

  8月1日,国内权威乙肝专家崔富强透露,卫生部拟出台政策,要求各体检中心把常规体检表中的乙肝检测项目全部取消。语音刚落,卫生部办公厅主任邓海华赶紧出来证实,“这只是专家的观点,并不代表政府的官方意见。”(8月3日《新京报》)

  这“回音壁”两侧,一边是言之凿凿的专家,一边是权威发布的官方,而中间夹杂的则是飘来荡去的民意。每一方声音发出之后,都会伴随着新一轮的舆论大战,民众或支持,或反对。

  比如,在交通拥挤费问题上,专家收费言辞激起的舆论波澜堪称浩荡,民众暗含的公平和负担焦虑体现得酣畅淋漓,进而从法理、情理、公理上将该问题科学全面地分析了个底儿透,最后副市长以“不知情”来辟谣顺应了民心。

  再比如,正在热火朝天讨论的常规体检是否该去除乙肝检测项目一事,也因涉及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引发了激烈讨论。官方的出面表述使得该问题的讨论得以继续向纵深发展。

  或许,习惯性的否定思维,会让我们怀疑这些举措是政府拟出台某些敏感政策惯用的“试探秀”。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否定其存在的真价值,正是由于事关民生事件的专家议题的抛出,才有了最真实的民意表达,才能让八方声音得以延展,使得政府收取最广泛的民声。而这,正是官方和专家各执一词的现实意义所在。

  虽然面对同一事件,“回音壁”两端的官方和专家,可能给出的答案迥然不同,但作为中间的公众,却因其“不一致”而可以更加充分地表达意愿。更可喜的是,公众的这种趋向性,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权力绝对正确,天然拥有真理”的傲慢与偏见。

  由此看来,这种“曲线救国”方式,虽然离我们心目中完全信息透明、程序公开的开放社会还有些距离,但却不失为体现民意、实现满盘皆赢的好法子。它远比干巴利落脆、闭目塞听的油价调整式“午夜惊魂”要合理得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