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年磨砺倾情描绘珠海“热土” 画家张照云摆地摊起家,本土景物画上月初入选广东美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06:00  南方都市报

  

十年磨砺倾情描绘珠海“热土”
张照云在画室作画。图片由本人提供

  人物档案

  张照云,35岁,出生于1974年,浙江安吉人,199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1997年迁居珠海,现为珠海职业油画家,珠海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秘书长。2004年作品《蝉鸣》,入选新中国成立55周年广东省展。今年春天,常驻会同村进行创作。7月初,作品《热土》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广东省展。

  在会同村,常驻于此进行创作的职业画家很少,张照云就是其中一个。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进画室,张照云正在用油画刀在画布上涂抹颜色,这又是一幅以本土乡景为题的风景画。来珠海十多年,张照云在街头摆摊卖过人头像,在餐厅酒吧画过壁画,十多年后的现在,作为珠海专职画家的他,上个月以一幅斗门风景为原型的画《热土》,入选本届广东美展。

  莲花路摆地摊画肖像起家

  毕业于中国美院国画专业的张照云毕业后为了生计,在海南一家公司做策划,一天在街上偶遇一家画廊,他抱着试试的心态跟老板说,想把自己的画拿过来卖。老板当时应允了,但是让他颇受打击的是,他的画竟无人问津。张照云说当时惭愧万分,他决定放弃工作去捡回老本行。

  1997年初,受好友之邀,23岁的他到珠海来谋生。每天跟好友蹭在工地住,找不到工作,但是他一心只想着要画画。每天晚上下班了,工友聚在一起吃饭,张照云就帮他们画肖像。后来工友们见着他就喊,“张照云,来一张!”

  偶然有一天,张照云看到杂志上说国外有街头画家靠摆摊为生,他心里也起了念头。“在烈士陵园门口踩好点,就放了几张明星像在路旁,第一天居然有6个人光顾让我画肖像,一共挣了60元钱。”那时候的莲花路步行街,是珠海一个繁华的小集市。张照云又“转战”于此。街头画像在当时也算是新鲜事,不少游客帮衬他的生意。

  以妻为模特作画入选

  在珠海练摊两年,张照云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也有赏识他的伯乐。他摆摊时结识的一位女士,邀他去给自己创办的学校当美术老师。就在那位女士提供的画室里,他边教学边创作,2002年底,在珠海首届油画展中,他的三幅玫瑰花卉图全部入选。随后在拱北国际艺术博览中心展出,被一名香港画商看中,一口气买走了三幅画。“一下子就觉得工作中多了很多自信。”

  提起这么多年来的职业绘画生涯,他说妻子阿欣是最值得感激的人之一。同在珠海打拼,租同一套房子,他结识了阿欣。日子虽然窘迫,但是阿欣从来没有抱怨过。在他潜心绘画的时候,没有其他任何经济来源,都是靠阿欣的工资来养家。

  不仅如此,阿欣还是张照云画里的模特。2004年中国美展广东省展作品入选时,离截止日期还有10多天,张照云依然没有找到灵感。那天下午出门,张照云突然发现妻子穿一条素色的裙子、戴帽子的模样很有韵味,当即要妻子做模特。画面中是一个头戴帽子,坐在树下抚书阅读的少女,从景物中仿佛听到了夏日的蝉鸣和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这幅创作很急促的作品,入选了当年的广东美展。张照云后来以此又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被深圳画界的友人珍藏。

  画中都是珠海原乡景

  每个画家的作品都有灵魂。张照云的画通过珠海普通的原乡风景,来表达一个异乡人对珠海的情感。

  他翻出多年前在西区农村采风时拍的照片:一条看似平淡无奇的乡间小道,阳光照在树叶上光影不一。“这条路估计每个人的家乡都能找到,每个人感触都不同。而就是因为图面的亲切和逼真,总是能激起你心底那段柔软的回忆。”根据2002年拍的这张照片,张照云绘成《热土》。今年7月初,珠海共有三幅油画入选广东美展,其中包括这一幅。

  作为珠海为数不多的专职画家,张照云每天的生活就是作画。今年春天,他几乎把“家”搬进了会同村的画室。他很少回市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里留了一组珠海风景照,几幅画在同时创作。在他看来,感受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能体味创作的快感——— 会同村的清雅环境给他灵感,压力促使他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作品。

  本报记者 谢红梅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