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担心房塌分批捐出家传宝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06:00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讯 (记者 张应昂 通讯员 王殿玺)昨天,市民陆先生将祖传的“九大簋”瓷碗和黑釉乞儿盆等文物交给市博物馆保管。据悉,这已经是陆先生两个月来的第五次捐赠了。本次所托付的文物共43件,时间跨度近百年。市博专家介绍,这批文物成套成体系,特别适合展示,一次性入藏这么多民俗文物和华侨文物,并不多见。

  乞儿盆与苏乞儿所用相似

  此次陆先生所交付给市博物馆保管的文物中,有一件为黑釉乞儿盆。该盆陶质,口径21.7厘米、底径18.4厘米、高6.3厘米,总体扁平。陆先生介绍,该盆属祖上所传,和大名鼎鼎的苏乞儿曾使用过的乞儿盆相似。另悉,过去香山(包括珠海地区)民间有“认契爷”(即认干爹)的习俗,可以认神,亦可以认老人家做“契爷”,所以每家每户几乎都有乞儿盆,供行“认契礼”时使用。

  在交付给市博物馆的文物中,还有清末民初岭南一带用于祭祖的“九大簋”瓷碗,其中有两只特别引人注目,一只碗内底刻有字母“P”,口径16.2厘米、底径8.9厘米、高6.3厘米;另一只刻有字母“J”,大小相同。陆先生告诉记者,这是典型的华侨文物,“P”表示华侨在海外所取的外国名字,有可能是彼得或波特“J”则是杰克之类的名字。

  据悉,本次陆先生共将43件文物交付给市博物馆保管。市博专家介绍,这批文物成套成体系,特别适合展示,一次性入藏这么多民俗文物和华侨文物,并不多见。

  祖父曾是华侨后回乡置业

  这已经是陆先生两个月来第五次将祖传文物交付给市博物馆保管。此前几次,陆先生曾向市博物馆捐赠或请市博物馆保管祖传清末民初的木制饼模、“唐家湾濑锅边陶盆”,20世纪20年代“千里达咖啡有把带流瓷壶”、“文革”时期珠海版毛泽东像章等。

  昨天晚些时候,记者联系上了热心的陆先生。家住唐家湾镇永丰阳春的他告诉记者,其祖父曾是华侨,后回乡置业,所以有了大批民俗文物和华侨文物。近来由于邻居家多次出现文物被盗现象,加之自己所住的祖屋屋龄(80多年)偏大,房子年久失修呈倒塌之势。“担心房子一旦塌了会压坏这些文物,也担心被小偷偷走。”于是,在市博物馆征集文物的专家前往宣传时,陆先生便开始了其捐赠文物之路。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