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企业对法院执行最有意见 省政协调研组称,企业反映个别执法人员不秉公判决,制造冤假错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06:00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讯 (记者 朱丰俊 实习生 王则时 通讯员 赖南辉)“我们的调研报告已经是很客气了,如果实录企业主们的意见,只一个字———‘黑’!最多意见就是在法院系统,最多问题出现在执法阶段。”

  昨日省政协召开关于优化我省中小企业发展法律环境座谈会,面对与会的省高院代表,调研组组长、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谭璋球直言不讳。

  企业“赢了官司赔了钱”

  今年4月,省政协专题调研组对广东六市进行调研。不少企业反映,现在对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乃至人身安全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力度不够。如中山某企业生产销售“灭害灵”占全国市场1/3,可是外地某企业假冒的“灭害灵”充斥市场,销量锐降一半。他们多次要求相关部门打假,可受属地限制及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始终没解决。个别执法工作人员收受他人好处,不秉公判决,造成冤假错案,有的案件久拖不决,使中小企业最终“赢了官司赔了钱”。

  谭璋球说,他全程参与调研,感触很深。中小企业最多意见就是在法院系统,最多问题出现在执法阶段。“调研报告已经很客气了,如果实录企业主们的意见,就是一个字———‘黑’!”

  要钱要税积极 审批一拖一年

  调研报告还指出,有些行政审批部门办事拖拉,互相推诿。有企业反映,申报一个项目要跑七八个部门,花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企业每年要接受少则十个、多则十几个部门的检查,某企业去年就接待了24批次的执法检查。“旧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未清,“新三乱”(乱检查、乱评比、乱培训)又现。个别工作人员、执法人员仍“吃、拿、卡、要”。

  与会的副省长佟星回应说,有企业反映,现在经济环境不好,有些部门要钱要税十分积极,十年的税几个月可以收回来;企业要办审批,有时一年都办不下来,吃拿卡要的东西太多。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的效率与收钱收税的效率也得相当才是。他强调,政府部门要把中小企业当成“衣食父母”来服务好。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