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养事不养人 每年财政节约1.5亿

  本报讯(记者 刘琳)政府“买单”购买服务,养事与养人分离,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开,建立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服务人员由服务对象定期进行社会评价……3年来,郫县基本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化组织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服务新格局,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以较低的行政成本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购买服务 养事不养人

  “现在一到春秋防疫时间,兽医就会主动挨家挨户上门服务。平时有事的时候打个电话也能‘随呼随到’。”家住郫县安德镇的唐大爷笑着告诉记者“如今办事方便多了”。

  “受益的还不止是郫县的老百姓,郫县采取政府‘买单’的方式,把动植物防疫‘外包’给愿意投资的组织和个人,现在郫县财政一年可以少支出190万元。”郫县人事局副局长康庆丽告诉记者,郫县在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过程中,将19个乡镇的农技、农机、畜牧服务站统一归并为15个农技、农机、畜牧片区服务站后,畜牧片区服务站保留了20人的编制,专门负责全县农村动物防疫的监管和疫情调查,而原来由畜牧服务站承担的动植物防疫工作纳入纯公益性服务,政府每年提供60万元经费,购买服务。

  据初步统计,自实行“养事不养人”的改革以来,郫县撤销事业单位100多个,其中50多个转为民办性质的服务组织后进入市场,每年节约财政支出1.5亿元。

  “五个统一”一人办完所有事

  在一些村镇的办公地点,门口种类繁多的“牌子”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块牌子代表着一项服务,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涵盖了40多个项目。如果每个项目都安排专人负责,工作量达不到饱和,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为将公共服务均等和高效便民相结合,郫县提出了“五个统一”,即县镇两级搭建城乡统一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城乡统一标准的村(社区)服务网络,做到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范围城乡统一,坚持财政保障水平城乡统一,制定城乡统一的服务考核办法。整合110、120、119、122呼叫专线,建立统一号码呼叫、统一指挥的快速反应平台;整合各部门内设机构的行政审批职能,成立行政许可科,整体入驻政务服务中心;整合计划生育与卫生医疗资源;在各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建立了便民服务站,所有涉农审批项目和公共服务内容全部实行全程代理……有了这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一个“出口”做好事情,城乡群众可以做到办事不出村(社区),找一个人,就能办一切事。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