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练28年“翻山铰子”男子成非遗传承人

  本报讯(李继承 记者 李罡)因才艺出众、表演动作滑稽,今年43岁的吴华得成了平昌、营山一带农村中有名的“怪人”。这位从15岁开始练习“翻山铰子”的民间艺人,经过28年钻研,终于让“翻山铰子”绝技得以提高。近日,凭着精湛的表演艺术,吴华得成为文化部公布的全国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今年43岁的吴华得家住巴中市平昌县高峰乡关房村,小时候受练习过“翻山铰子”的父亲的影响,在刚读初一时就辍学学艺。15岁那年,他跟随65岁的老艺人曾和举学“翻山铰子”。当时一同拜师学艺有18个徒弟,他们每天练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将一根2尺长的红绳索、绳索两头分别系有1个1斤重的纯铜钵,缠绕在手上上下前后左右快速翻舞。

  由于师傅教得严,在不到1个月时间内,18个弟子跑得只剩下吴华得和师傅的儿子曾万勇两人。咬牙坚持学了1年后,16岁的吴华得终于将两个铜钵舞得虎虎生威,翻转自如。学成后,吴华得就跟随师傅到平昌、营山一带表演。每到一处,吴华得的精彩表演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怪人”吴华得从此声名雀起。

  2004年,为将吴华得的“翻山铰子”演技保留和传承下来,平昌县特地组织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农村婚嫁场景,并拍摄了多个光碟进行研究。

  平昌县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次“翻山铰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选,平昌县推荐了多名候选人,但专家评审组最后看中了吴华得。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