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槐 树滴油”频频粘掉行人鞋 园林处:“油”是蚜虫、木虱的分泌物,一旦下雨,会被冲洗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07:39  大众网-齐鲁晚报

  □记者高洪超

  本报威海 8月3日讯从7月末开始,威海市区文化东路、青岛路两侧人行道的部分路面突然变得“油迹”斑斑,甚至能粘掉路人的拖鞋。这些路段都处于高大的槐树下,园林专业工作人员指出,这些“油迹”是树上蚜虫、木虱的分泌物,并无危害性,一旦下雨,会被冲洗掉的。

  7月末,威海市区文化中路、文化东路、青岛路两侧的国槐进入盛花期,随着槐花落下,一点一点的淡黄色油点也自树上滴落,这种情况在早晨上班时分更明显。油粘泥灰,加上行人反复踩踏,导致人行道面的暗红色花砖也变得黑糊糊的,走在路上,行人可以感觉到这些路面的黏性。

  树下绿化带的灌木花草叶子上,也有这种闪光的油点。文化东路财富广场对面的商户介绍,往年到了这个时候,槐树底下的人行道上偶尔会出现零星的油点,因量少,大家没有在意,但今年这种油点特别多,让人感觉是“槐树滴油”了。

  对此,威海市园林处王海燕工程师指出,这些淡黄色的油点其实是蚜虫、木虱的分泌物,对人和环境并无害,一旦下雨,会被冲洗掉。入夏以来,降雨次数较少,天气热,造成国槐上的蚜虫、木虱大量繁殖,加上目前国槐进入盛花期,蚜虫、木虱喜食花粉,落到地上的分泌物也特别多。

  王海燕介绍,此前,园林部门已动用高压喷雾器对文化东路和青岛路上的树木喷施药液,但越是高大的槐树,越易留有“死角”,因此这种油点在高大国槐底下比较多。目前,园林工作者正在对青岛路两侧的国槐喷药杀虫,一旦结束,将马上再次“转战”文化路。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