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云纱拟申报地理标志保护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07:47  南方日报

  顺德计划在伦教仕版村建立保护示范区,相关规划和建设年内启动

香云纱拟申报地理标志保护
工人正在给布料刷河泥,刷完一张就拉一张到空地上晾。本报记者梁宇摄

  本报讯(记者/张培发)为有效保护“顺德香云纱”、“顺德茛绸”品牌,顺德区政府日前正式发文,成立“顺德香云纱”、“顺德茛绸”地理标志保护申报办公室,这标志着顺德香云纱保护工作全面启动。

  所谓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据广东丝绸志记载,南海、顺德和番禺是香云纱主要产地,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即15世纪前后,广东就开始批量生产香云纱并出口。数百年来,薯莨纱一直由民间手工生产,从未间断。我国第一个工厂化生产薯莨纱的企业是佛山的公记隆丝织厂。上世纪50年代末,随着化纤棉织物,特别是的确良等面料兴起,香云纱生产受到冲击,产量逐年下降。改革开放之后,又有港商进入内地搜寻香云纱,于是顺德厂家重新拾起香云纱的生产技艺,但产量一直不大。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末。2000年之后,在省丝绸公司的推动下,顺德几位对香云纱生产痴情未了的老板重新办起了香云纱生产工厂,才使得香云纱这种纯天然的环保面料重放异彩,成为时装界的新宠。

  去年,伦教街道成功将“香云纱染整技艺”作为传统手工技艺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伦教成艺晒莨厂为保护传承单位,该厂经理梁珠还于2009年获得了香云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几乎在同时,深圳市将香云纱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欧阳小战确定为代表性传承人。今年6月,网上一个题为《佛山香云纱怎么成深圳的非遗了?》的帖子引发了佛山深圳“香云纱”归属之争。此后顺德区加快了香云纱的保护和开发力度。

  事实上,顺德文体局早在去年就组织专家,经过反复调研,出台了《中国香云纱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旅游开发报告》,在顺德所做的《顺德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战略规划》中,也对香云纱作出了保护与开发的一系列规划,明确了将香云纱产业化、工业化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的构想。目前,顺德区政府与伦教街道计划在最适合生产香云纱产品的仕版村建立保护示范区,相关规划和建设将于年内启动。

  而为提高顺德香云纱知名度和美誉度,顺德区质监局针对香云纱也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并着手准备“顺德香云纱”、“顺德茛绸”地理标志保护申报工作。日前,顺德区政府日前正式发文成立“顺德香云纱”“顺德茛绸”地理标志保护申报办公室。

  顺德区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若申报成功,香云纱将受到《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的保护,对于香云纱这一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香云纱服装产业的开发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资料

  香云纱,俗称茛绸、云纱,本名“响云纱”,是一种用广东特有植物薯莨的汁水浸染桑蚕丝织物,再用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河涌淤泥覆盖,经日晒加工而成的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由于穿着走路会“沙沙”作响,所以最初叫“响云纱”,后人以谐音叫作“香云纱”。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