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严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07:47  南方日报

  本报讯(记者/朱晋)鉴于东莞近日频发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昨日下午,市卫生局发布了今年第2号食品安全预警通告,提醒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广大市民注意食品卫生,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已发生多起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由于近期天气炎热,细菌性食物中毒时有发生。8月1日,东莞一灯饰公司的49名员工到清远漂流,在一艘游览船上吃了午餐后,有员工感觉肚子不舒服;当天返回东莞后,又有数十名员工出现严重腹痛、腹泻而到医院就诊。经市疾控中心鉴定,是午餐食物不洁所导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而记者了解到,入夏以来,全市光群体性的食物中毒事件已相继发生多起。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其高发季节为夏秋季节。”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在2至48小时之间,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可有发热、腹部阵发性绞痛、粘液脓血便或水样便。

  要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为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市卫生局要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把好原料采购关,做好禽畜肉、鱼及含蛋、奶或肉馅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或原料的冷藏工作,防止食物腐败变质;生熟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食物食用前一定要彻底加热。食品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及规范操作,严格执行肠道传染病的调离制度。

  通告表示,广大市民应提高食品卫生安全的自我保护和依法维权意识,不到无证照经营或卫生状况不良的场所购买和消费食品,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应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如果出现中毒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熟食冷藏后要煮透才吃

  同时,市疾控中心专家也提醒市民,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细菌易繁殖,污染食物;且高温季节挥汗如雨,人的饮水量大增,也使有杀菌作用的胃酸被稀释,一旦腐败的食物进入胃内,细菌很难被杀灭,从而引起食物中毒。冰箱的温度调得较低,虽利于食物保鲜,但食物要避免在冰箱保存过久,冷藏后的熟食要彻底煮沸后才吃。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