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内最早的影院之一出在昆明 好莱坞8大公司都在昆明设过点南屏大戏院曾是中国最豪华的“远东第一影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09:56  云南网

  

国内最早的影院之一出在昆明好莱坞8大公司都在昆明设过点南屏大戏院曾是中国最豪华的“远东第一影院”

  电影院门口停满候客的黄包车

  

国内最早的影院之一出在昆明好莱坞8大公司都在昆明设过点南屏大戏院曾是中国最豪华的“远东第一影院”

  南屏大戏院可以说是国内第一家与好莱坞同步上映影片的影院詹霖/供图

  上个世纪初,电影就走进了昆明人的生活,昆明也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第一批拥有电影院的城市。从昆明第一家影院水月轩,到如今一家比一家先进舒适的各大影城,昆明人的百年电影生活,透着别致的时尚气息。

  由于年代久远,很多昆明老电影院如今已是踪迹难觅。于是我们拜访了已退休的昆明市电影公司前任副总经理陈天勋和昆明文史学者詹霖,他们向记者讲述了有关昆明老电影院的传奇故事,詹霖还向我们展示了一组昆明老影院当年在报纸上做广告的图片。在他们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我们仿佛又回到了上世纪初的那些时光。

  1906年昆明有了首家影院

  1906年,昆明第一家电影院水月轩在翠湖开始营业,它是昆明最早公开售票的影院,也是国内最早的电影院之一。关于这个“之一”,有人认为水月轩就是中国第一家影院,也有人说其不够专业,只能算半个。但不管怎么说,昆明是最早出现影院的中国城市之一。

  水月轩最早是个照相馆,老板叫蒋楦。当时随着滇越铁路的修建,大量涌入昆明的法国人带来了很多新奇的玩意,其中就包括电影。蒋楦算是昆明有钱的时尚人士,于是也买了电影放映机和影片,公开卖票放电影。水月轩能坐二三十人,票价是“每位收银三角”,根据当时的物价折算,比现在的票价便宜得多。那时以放映无声电影和奇巧活动电影为主,多为一些风光、人物、动物的纪录片,基本没有什么故事性。稍微有些情节和看点的要算是一部《日俄战争》,为此影院还打出广告来进行宣传。

  1917年特设专人“讲电影”

  1917年,一个叫聂定一的昆明人在三市街教子巷(该巷旧址大约在三市街的农业银行处)开办了新世界戏院,这是昆明第一家有专人为观众“讲解电影”的电影院。

  由于当时的电影大多是无声或没有台词的,于是影院就在幕侧专门设了一套桌椅,一位老先生居高临下面对观众,手持铁皮话筒,当黑白影像映出时,老先生叼着旱烟,用昆明方言且看且讲,如“来了一张汽车”、“这个憨腚,又被支了个水车(约会被别人爽约)”等。有一回电影上放到一个人拉提琴,老先生从未见过这洋玩意,误以为琵琶,说:“你看,这人疯了,用刀割琵琶。”

  台上这样随心所欲地“讲电影”,而台下小贩小声吆喝着:瓜子,瓜子,纸烟洋火……

  传说当时聂定一包养了昆明名妓“小观音”,“小观音”的母亲也和他们住在一起。一天“小观音”的母亲在存放电影胶片的房间里抽大烟,抽完上床睡觉时,烟灯将胶片给点着了。当时电影胶片用的是易燃的硝酸纤维,而昆明的房子又是土木结构,于是火一下子就烧大了。因为开电影院的钱有哥哥的一份,聂定一觉得没法交代,一时想不通,就甘愿让自己葬身火海。聂定一一死,新世界戏院也消失了。

  1934年影院人员穿起制服

  1934年,昆明出现了第一家有现代影院雏形的电影院:大众电影场(旧址在现五一电影院)。影院由老城隍庙改建,大厅里保留了很多柱子,有些观众要侧着身、歪着头才能看到银幕。它是昆明第一家对号入座的影院。

  大众电影场名符其实,其实就是个大棚子,里面设有许多排木椅,横向每排座位按照A、B、C、D来编号,纵向座位则用数字来编号。而最后一排叫“弹压席”,是供警察维持秩序的。旧社会兵痞、恶棍横行其间,白看戏白吃食,打闹滋事,故设军警弹压。有意思的是,一开始影院的过道是设在正中间的,后来发现中间才是最好的位置,这才将过道挪到两边。

  此外,大众电影场也是昆明第一家工作人员穿制服的影院。当时老板在工作人员的裤子上缝了一条红线,作为影院工作人员的标志。

  1934年建成首个千人影院

  1931年,廖伯民、苏镜川集资兴建大逸乐电影院,地址在胜利堂对面的云瑞公园内。在1937年以前大逸乐算是昆明最大的一家电影院,放映过一些进步导演的片子,如《迷途的羔羊》、《渔光曲》、《夜半歌声》等。1934年,大逸乐影院和大中华影戏院合并成大中华逸乐影戏院,迁到今星火剧院址。新影院是昆明首个可容纳千人以上的影院,并有后台可供戏剧演出。昆明话剧人庆祝戏剧节,曾在此院演出过《蜕变》、《国家至上》两剧。

  抗战期间日本飞机轰炸昆明,大逸乐侧对面的蔡公祠是日机轰炸目标,附近街道多次中弹,住房或毁或伤,大中华逸乐影戏院也因此被震伤,墙体开裂。1941年2月17日,影院放映一幕喜剧《少奶奶的扇子》,观众正看得哈哈大笑时,整个房顶突然落下,观众被“盖大被窝”。事后影院经理倪晓初被法院拘押死于狱中,影院也就此倒闭。

  之后,由龙绳曾任董事长的大光明戏院在大中华逸乐影戏院废墟上崛起,以罗镜波为经理,在当时也算得一流水平。因上层管理人员多是帮会人物,所以家长制气息颇为浓厚。

  抗战爆发后,昆明成为中国当时的电影中心。美国好莱坞8大影片公司:米高梅、二十世纪福克斯、华纳、环球、雷电华、派拉蒙、哥伦比亚、联美,英国的鹰狮及苏联影片公司都有代表派驻昆明;“中制”、“中电”也有代表在昆负责办理租片业务。而这时的大光明戏院场内设备尚好,经理室英语秘书蔡某就是8大公司驻昆代表之一,占着“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便,营业颇有起色,与后来的南屏大戏院有得一拼。不过其在选择影片上多着重票房生意,缺少从文艺欣赏性的角度选择。

  1940年“远东第一影院”落成

  1940年,南屏大戏院在昆明晓东街落成(现在南屏大戏院还在原址,已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西式建筑风格的影院是那个年代中国最豪华的电影院,有“远东第一影院”之称,在东南亚地区都相当有名。

  当时,南屏大戏院的股东有龙云夫人顾映秋、朱晓东夫人等,人称“夫人集团”。影院和美国好莱坞8大影片公司都签订有租片协定,在昆明抢映有号召力的大片,可以说是国内第一家与好莱坞同步上映影片的影院。影院同步上演过《月光下落》、《大独裁者》、《左拉传》、《魂归离恨天》、《翠堤春晓》、《铸情》等影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院建筑为飞机造型,橡皮银幕,座位不像现在的一般影院前排低后排高,而是倒过来,前排高后排低,座位也是倒仰式,很有躺着看电影的感觉,这种设计在全国是第一家也可能是唯一一家。

  1940年4月,电影院重金礼聘由稚吾担任专职英文翻译。由稚吾是姚安人,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外语系,英语的笔译、口译功力都不错,而且翻译速度很快,两三天就可以译出一部影片的字幕。而当时的字幕是用幻灯竖着打到银幕两侧。电影院又把影片内容逐期印成“本事”,任观众取阅。这种做法很受知识分子的欢迎和赞赏。如放映《魂归离恨天》(《呼啸山庄》改编)时,几乎全城的知识分子和学生都光临了。

  记者李玉斌(都市时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