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皖赣两省共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11:50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南昌8月4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实习记者罗洁)江西婺源和安徽两地正在合作建设“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之后的全国第二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是我国首个跨省开展文化生态保护的实验区,其范围包括原徽州“一府六县”的安徽省黄山市三区四县、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和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这里是徽商的祖籍地,也是徽文化的发祥地和保存地。

  实验区自2009年1月批准设立以来,两省成立了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着手编制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汇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建立项目清单和数据库。同时,针对各地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采取抢救性、扶持性、生产性、整合性、博物馆型等保护方式,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推动实验区建设取得丰富的阶段性成果。

  根据两省初步达成的共识,在共同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将建立两省与文化部会商机制,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建立两省联席会议制度和三级联络员制度,研究规划制定和项目建设等重大问题,共同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打造相同建设规划理念,协商建设过程中日常工作;各自逐级建立政府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

  实验区中的江西省部分开展了以婺源三雕、傩舞、歙砚制作技艺、徽剧等国家级名录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的建设工作。婺源县还积极创新思路,选择了秋口镇长径村(傩舞)、朱子艺轩(歙砚制作技艺)等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存续状况都比较好的村落命名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小区”,调动了村落社区及其民众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婺源县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保护成果建成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也成为当地的标识性公共文化场所。

  保护区的文化生态建设,最重要是建立以人为本的有效传承机制。皖赣两省携手,按照“编制规划、分步实施,普查资源、活态传承、脉象并重、多措并举”的办法,必将推动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取得更多探索性创新成果。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