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主编在线]于海生:通过政府补贴维持铁路客运票价的公益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13:09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8月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12时25分报道,近日,有关京沪高铁的消息再次引发人们注意。据有关人士透露,京沪高铁的座票价格初步定在“比较合理”的500多元,但最终还需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作为造价仅次于三峡工程的国内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沪高铁的票价自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全程运营时间仅为4个多小时的京沪高速,在时间上可与飞机相媲美,那么在票价上是否也能优于“飞机价”成为真正的“公共基础设施”?我们来连线今天的在线主编,资深媒体人于海生。

  主持人:跟京沪高铁高昂的造价相比,有人认为,500元到600元的坐票价格仅能保本而已,已经算是比较合理得了,您对此是怎么看的?

  于海生:京沪高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大动脉,它的乘客数量可以想像,到时候一定是非常大,所以现在定价确实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按照一般的规律,因为我们知道,铁路运输它和城市公交是一样,属于公共交通的性质,也是公众的主要出行方式,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应该通过政府的一些补贴来维持铁路客运票价的公益性,这是各国都普遍实行的做法,至于京沪高铁,我们知识要考虑到它的社会接受沉重以及运营成本两个方面,按照现在官方的一个京沪高铁每公里运营成本在0.45元到5毛钱之间,京沪高铁全长是1318公里,应该在700到800元左右,如果定价定到500元的话,这个价格大家还是可以接受的,但问题在于运营成本怎么算?这个需要有关方面还是把运营成本公示给公众,让大家心里有一个谱,让大家对你的定价更能够接受。

  主持人:我们知道8月1号正好是京津城际铁路运营一周年的日子,所以人们很自然的将这两条现代化的铁路放在一起做比较,您觉得京沪高铁在票价的制定上可以从京津城际铁路吸取哪些经验呢?

  于海生:按照铁道部对铁路票价的定价原则有一个原则,就是保本、微利,我相信京津城际特快一定是达到了铁道部的要求,因为我做过两次,我发现客流还是很大的,但是它有一点小问题,有时20分钟、半个小时一班,比较早的客流量小,其实它也可以实行比较灵活的价格浮动制,比如说根据客流量的规律在人比较少的时候,票价可以便宜5块、10块,不要小看5块、10块,稍微便宜点,还是可以合理地分散客流,也吸引更多的人去坐的,京津的经验,用到京沪高铁上,可以看出,京沪高铁我们知道是在中国最发达的一个经济带,所以它的客流量不会小,也不会存在一个客源不足的问题,一定会也淡季和旺季之分,怎么样在淡季的时候可以适当把价格下浮,在旺季的时候要适当的上浮,但是幅度不能大,而且要经过民意代表的一些听证,让大家更能够接受你价格的上浮。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