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节庆热效应 带火旅游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15:23  内蒙古晨报

  

节庆热效应带火旅游业
■昭君文化节期间的各种活动给旅游市场带来了活力,图为拉洋片表演本报记者 周亚军摄影

  上半年旅游收入36亿,增长11%;接待396万人次,增长40%。来自呼市旅游局的消息着实令人兴奋。金融危机下,旅游业逆势上扬,业绩不降反升。业内人士称,节庆活动盘活了旅游市场。

  忙:业务忙不过来

  “正和客户谈着呢,过一会儿给你回电话。”7月30日,记者采访内蒙古永兴湖旅游渡假村驻呼办主任杨影时对方如是作答。采访其他几家旅行社时也都是同样的答复。“最近业务特忙,上门业务都应付不过来,业务量翻倍增长,旅游中巴车都不够用。”内蒙古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姜发平兴奋地说。

  田永强是察右中旗黄花旅游度假村一家接待点的老板,进入夏季以来,每天接待的旅客不下20多人,每天的纯收入差不多上千元,生意是出奇的好。。

  据内蒙古中青旅行社办公室丁主任讲,上半年地接的旅行团比较多,外地来呼会议多,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有没有好的旅行社推荐一下,从四川老家来了几个亲戚,想来草原玩玩。”7月29日,在呼市一家杂志社上班的王先生向朋友咨询。据其介绍,这些亲戚,对内蒙古慕名已久,特想来草原看看,准备利用一周时间领略草原风光。

  “去往东部的旅游团,车房都紧缺,尤其像阿尔山更不好安排。”姜发平说。

  7月30日,记者从呼市旅游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96.52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0%;实现旅游收入36.55亿元,同比增长11%,呼市旅游业呈现健康快速发展态势。

  火:节庆带火旅游业

  据呼市旅游局旅游促进科科长燕建平介绍,上半年呼市旅游业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首先,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2009年5月,《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正式实施,这一政策为旅游企业发展提供信贷、税费、经营用地、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和开发等方面的扶持,为呼市旅游业吃下一颗“定心丸”。自驾游也吸引了外地游客的眼球。其次,呼市软硬件环境飞速提升成为关键。接踵的节庆为呼市增添了活力,带动了三产和旅游消费全面提升。另外,首府的优势地位得以体现和强化,作为自治区首府,外地人来内蒙古旅游首选呼市。

  呼市还将进一步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建设大青山休闲度假、城市历史文化、黄河生态文化三大旅游带,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业发展新格局,把呼市建成“京津夏都”、中国北方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消夏避暑胜地。

  活:节庆激活了市场

  呼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云丽珠说,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等各种节庆的成功举办,一方面加强了交流与合作,为促进招商引资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另一方面每年带来了数以万计的人流,对于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直接带动了呼市的演艺、服装、舞美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间接带动了旅游、宾馆、餐饮、商品零售等产业的发展,培育了文化产业的主体。

  呼和浩特市市长汤爱军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重点城市节庆工作会议上说,节庆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优势明显,现在呼市地区有300多家旅行社。他们的期盼很高,呼市现在变成了全自治区旅游集散地。所有的人到阿拉善看沙漠,到鄂尔多斯看鄂尔多斯的景观,都从呼和浩特进入。

  本报记者 段国栋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