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怀揣20多元钱创业现在拥有500万个人资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01:38  新文化报

  一个曾经连两斤米都买不起的穷小子,是怎么一步步成为拥有500万元个人资产的经理?

  延边威远实业公司钢构项目部经理奚海军的经历,告诉您答案。

  “第一桶金”来自一条狗

  1975年,奚海军出生于舒兰市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他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全家人靠种地为生。

  从小,奚海军似乎就很有经济头脑。上小学时,他把邻居家的狗赊来,送到镇里卖给饭店,一条能赚五六十元。一个暑期,他挣了几百元。

  1993年,18岁的他来到珲春市。下煤矿、卖菜、当瓦工,啥活儿都干。然而,仍然无法让自己吃饱穿暖,手里的钱不够买两斤米。在珲春打拼了两年多,并没有让生活好起来。

  怀揣20多元钱来到延吉

  1995年,奚海军带着20多元钱来到延吉,他要创业。20多元,当时是他所有的积蓄。

  为了能够在延吉生存下去,他平生第一次撒了谎。他来到一户居民家里租房,说自己在工地干活儿,老板没给钱,希望能等他开工资之后再付房费。

  接下来,就去找工作。先想到到火车站当装卸工,又找到一份在粮库扛麻袋的活儿。

  “这样能过一辈子吗?还是要有手艺才行!可是到哪能学到手艺呢?”正在犯愁之际,他看到延吉铝业集团建安公司招工,他又闯关来到该公司。每天他干完了活儿,再帮别人干,趁机学习技术。

  一年后,他成了钢构安装的行家里手。2000年,他成了生产班长;2001年,当上了施工队长。

  手艺让他赚到了12万

  不久,铝厂开始经营困难,不少人另谋出路。

  当时发生的一件事,让奚海军的人生彻底转折。他所在的公司在工程款支付上与甲方产生矛盾,导致工程停工。沈阳一家公司介入后,也没有扭转形势:他们的构件、他们的施工质量、速度远不如奚海军带的团队。他们想到了奚海军。

  当时,奚海军手里既没钱又没人,但他还是满口答应下来,承诺的工期比约定的还要短。

  施工开始了,他的哥们儿带着30多个人,不计个人风险和奚海军一起干。工程在两个月后保质保量完工,沈阳人竖起了大拇指。

  去掉了所有费用,奚海军赚到了12万元。

  雪为媒,加盟大集团

  奚海军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

  2003年,实力雄厚的威远公司正在与一家钢构公司协商一个钢构建设项目。奚海军找到了威远公司董事长蔡国君,报价是16万,比别人的价格低8万元,赢得了这个合作的机会。

  他大力加强管理,压低成本,最漂亮的一场战役是,雪后的施工现场很滑,正当不少人一筹莫展时,他利用雪移动钢结构,他和工人一起,用杠子一点一点地推过去,仅这一项就节省了四五万元。蔡国君觉得他是好样的,让奚海军加盟了自己的集团。

  现在,奚海军个人拥有资产500多万元,固定的农民工30人,当地好多大工厂的工程都是出自他的钢构队伍。

  本报记者 艾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