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奇帆:成本有优势交通无短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02:48  华龙网-重庆晚报

  

黄奇帆:成本有优势交通无短板

  西永微电园沙盘 记者 冉文 摄

  

黄奇帆:成本有优势交通无短板

  正在修建的惠普PC厂房 记者 冉文 摄

  IBM、惠普、富士康……近一两年来,国内外知名IT企业纷纷落户我市。位于中国西部的重庆到底有何能耐,能在与信息产业基础较好的东部沿海城市竞争中胜出?昨天,乘着惠普和富士康项目签约前的空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接受了记者专访,透露了重庆发展信息产业的最新有利条件,这同时也是我市与其他城市竞争的法宝和底气。

  黄奇帆坦言,在与沿海城市竞争时,我市与其2000多公里的距离造成的成本问题是不可回避的,但重庆却扬长避短,在谈判和竞争中逐渐扭转了重庆的形象。

  三方面显现成本优势

  首先是在渝投资有劳动力、土地、油、煤、电等成本优势,同时,由于享受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我市的企业所得税比沿海城市也低10个百分点;其次,物流成本和出口成本是我市的最大短处,但通过政策支持也能与沿海尽可能持平。最后,我市将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服务平台来弥补物流成本的不足。比如已建成的保税港和出口加工区,使得落户重庆企业需要的进口零配件一落地就可享受税费优惠,同时重庆配套厂家的产品出厂后,只需进入出口加工区,就视作出口并享受退税。物流成本的不足也由此得到改善。

  陆海空解决距离短板

  在与沿海港口不可回避的2000公里空间距离,带来的物流成本增加的问题上,黄奇帆透露,这个其实已经不是问题。首先是在航空物流上,从全球的角度看,重庆飞纽约,成本上和从上海飞纽约没有多大区别,他认为,重庆在航空物流上其实真正欠缺的是国际航班班次较少。“但只要有项目有需求,还怕航空公司不增开航班?”黄奇帆笑称。

  其次是轮船海运。重庆在铁道部门的支持下,将在西永团结村建设直达上海港口的货运专列,只需1天1夜就能到达出海港口,而上海正常出口货物的通关程序,货物需在集散地逗留后,再走几百公里陆路送到港口,如此一来,往东出海的时间成本上,重庆和上海也就差不多。更重要的是,3年后,重庆将建成通往欧亚的亚欧铁路,今后从重庆到欧洲只要13天,而从沿海走海运则要31天,这样一来,以后笔记本电脑可能将改走铁路运到欧洲,重庆在距离上的不足由此将发生根本逆转。

  IT巨头入渝的吸引力

  访谈之余,黄奇帆还透露了让人惊喜的消息,随着惠普、富士康两大重量级的项目落户重庆,与其相关的配套企业甚至其他国际知名IT公司已纷纷来渝探路。

  其中就有昨天专程来渝出席签约仪式的高通公司。这家靠CDMA技术引领全球通信技术领域的知名企业,得到惠普落户重庆消息后,也表示希望来渝看看。

  此外,还有一些美国、日本等地的配套厂家将陆续来渝。物流方面,联邦快递等国际知名快递公司也纷纷前来,计划从中分得一块蛋糕。

  签约要推迟?紧急24小时公关

  引入惠普和富士康这种重量级的企业,结果是美好的,但谈判的过程往往是曲折的。“富士康的项目差点没签成,就在昨天,富士康高层还写信给市里,希望将原定8月4日的签约仪式推迟,后来经过我们团队的紧急24小时公关努力,才使得签约如期举行。”上周四,市经信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沐华平,这个全程参与谈判并曾为此引发肺炎住院的硬汉,回忆起项目引进的曲折过程,其心情似乎仍然难以平静。

  重庆谈判团队很专业

  作为全球最大的3C(计算机、通讯、消费性电子)代工企业,在与内地众多城市的竞争中,富士康为何最终选择落户重庆,而且双方正式的谈判过程仅四个多月?沐华平将其归结为:首先是市领导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其次,重庆的谈判团队非常专业,不仅会英语、懂技术,还精通成本核算,再有就是重庆自身具备的人才等优势。

  以谈判时很重要的成本核算为例,重庆团队做出的成本模型跟惠普方面提出的很相近,很直观地让对方明白在渝投资后成本方面跟在上海相比不会有增加。其实,急于发展信息产业的重庆,一直想引进一些重量级的IT公司,此前,他们也接触了业界知名企业,但发现想要引其来渝的难度颇大,IT企业倾向于沿海城市的固有思维仍然根深蒂固。

  1个半小时变3个半小时

  在成功引入惠普后,我市将下一个目标锁定为引入台湾代工的龙头企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为此,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今年春节前,专门带队前往台湾,并陆续考察了10多家当地的知名IT企业。其间,与富士康总裁郭台铭的会见更是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双方原定的1个半小时会见时间,由于交谈甚欢,不知不觉谈了3个半小时,这为双方接下来的正式谈判创造了良好开端。

  进入3月,我市的谈判小组就跟富士康方面开始了实质性的接洽。“因为其他城市也在争取富士康,因此我们的工作可以用争分夺秒来形容,双方谈判常常从下午2点一直谈到深夜11点,类似的工作状态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沐华平回忆说。

  24小时公关打动对方

  尽管谈判几经周折,但最终双方仍仅用四个多月就把合作敲定,并决定8月4日正式签约,时间之快、重庆团队的工作能力和态度,令富士康和惠普方面都十分满意。“除了专门的谈判人员,重庆的经信委、税务、海关等众多部门都派出了优势的专业人员参与这次合作”,沐华平说。

  中国有句古话叫好事多磨,这话用于这次谈判再恰当不过。签约前一周左右,富士康方面突然来信说,因故希望将签约时间向后推迟。这下可急坏了重庆方面。他们赶紧与对方联系,进行24小时公关,终于,重庆的诚意打动了对方,签约时间仍然不变,重庆团队长长地舒了口气。

  新工厂建设 连空调配件都进口

  作为全球PC(电脑)行业的老大,惠普的工厂有何先进之处?记者近日到正在施工中的惠普电脑基地进行打探,提前为读者揭秘世界先进工厂的与众不同。

  90年代看深圳速度,21世纪全国看重庆速度。去年落户重庆的惠普全球电脑生产基地,如今正在紧张施工阶段。按照要求,平时要6个月才能完成的工程,现在只用3个月就能交房。重庆速度带来的工程进度和质量,让每周都在地球另一边远程监督工程进展的美国惠普副总裁称赞不已。

  在施工中的西永微电子产业园惠普电脑基地现场,记者看到,尽管烈日当头但工地仍然热火朝天,能容纳1500人办公的工程主体已建成,正在进行外墙装饰和内部安装。从外墙及工程内部的表面看,似乎与其他厂房并无多大区别。但听了工程方的介绍后,才了解到世界500强企业的种种与众不同。

  “这个工程的要求很高,超过以往我参与和见过的所有工程,我这几个月来人都瘦了一圈,你从中就可以看出我们建设团队所付出的艰辛努力。”站在熟悉的工地上,西永园区承担该工程的部门负责人用嘶哑嗓音告诉记者。

  外方要求高,是该负责人提得最多的话。首先是工期紧,为此,西永方面把本要6个月才能完成的主体工程施工时间压缩了一半。他们的解决办法就是:工地24小时施工,近千工人实施两班轮流操作。

  其次是施工工艺要求高。该负责人举例说,工程地面的平整度,国家标准为4毫米,而惠普的要求是2毫米,整整比国家标准高出一倍。

  此外还特别重视细节。惠普要求工程安装的各种设备都必须是双认证,即产品和生产企业都必须通过国家或欧洲认证。这样一来,一些设备势必无法在本土采购,要远赴新加坡等其他国家才能搞定,这无形中影响了工期。以空调为例,其传输管的保温膜也要求从国外进口,每平方米的价格高达6000元。

  “我们现在的施工情况,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惠普高层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因为惠普的工作人员每周都会来工地,用相机把工程的进展拍下来,并通过互联网传给惠普的副总裁,如果他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就得修改重来。”施工方感叹。

  ■本版稿件采写 记者 万里

  网络编辑:甘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