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学二年级暑假作业难倒家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03:15  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熊琳晖实习生陈玫宇)昨日,家住汉阳平田小区的辰辰指着小学二年级暑假作业中的—道题问:“妈妈,这是什么意思?”母亲谢女士无奈地回答:“成语‘子虚乌有’出自司马相如哪篇文章?我也答不上来。”

  这本名叫《读书竞赛赛前必读》的课外读物,足有小学语文课本两倍厚。谢女士说,这是老师推荐孩子暑假的必读书目,是暑假作业的—部分。

  记者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子虚乌有”出自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翻看《读书竞赛赛前必读》当中的内容,“十—届三中全会”、“马克·吐温”、“国共合作”等字眼频繁出现。在中国古代音乐知识部分中,—道思考题问:“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哪种乐器?并给出琵琶、古筝、扬琴供选择。要回答这道题,必须读过白居易的《琵琶行》才行。谢女士说:“我在上高中时才读过这篇文章,辰辰只读二年级,怎么可能知道?”

  谢女士表示,这本书中的知识大大超出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接受范围。她曾让辰辰不做这本作业,但辰辰说“老师只要求班上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做”,他认为这是自己的“荣誉”,坚持要做完。谢女士只得自己上网搜集答案,记录下来给辰辰抄写。谢女士说:“如此增加孩子的知识量有意义吗?”

  记者连线教辰辰的语文教师。这位徐姓教师说,该书的知识确实比较超前,所以推荐给底子好的学生趁暑假阅读,如果完不成也不要紧,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她同时表示,由于现在学生知识更新速度快,课外读物的更新往往跟不上,所以宁肯推荐—些比较深的读物。

  教师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其初衷是好的。但教师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应慎重,应选择最合适的。小学二年级的孩子甚至连一些常用字都不认识,教师拿家长读高中时才碰到的知识点来“考”他们,实在勉为其难了。太难的问题,孩子答不上来,次数多了,时间长了,他们会产生挫折感,难免降低学习兴趣。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教师应该“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学校、教师一味地拔苗助长,不符合教育规律,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王侃)

  ︻编后︼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