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官民交流需要更多“汪麦佳话”的滋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04:55  南方都市报

  ■ 世相

  珠海斗门区年近七旬老人麦小舟在朋友和邻居眼中是一个奇人,他当过农民、工人、军人,当过县委书记、作家、诗人,还给央视百家讲坛写书纵论老子。近来因其研究老子的成果获得广东高层的关注。7月30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委托省委办公厅写信评价他对老子的研究,“对于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和世界影响力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8月4日《南方都市报》报道)

  很多人被“南国奇人”麦小舟的经历所吸引,麦小舟经历非常丰富,是当年广东省最年轻的县委书记之一,被国务院一位副秘书长誉为“才子书记”,而他在仕途一片光明时却激流勇退,先是辞官经商,终又弃商从文,研究老子成果颇丰——— 不过最吸引我的倒不在麦小舟的个人经历,而在于省委书记汪洋与他那种特殊方式的交流。

  有人把麦小舟“从老子思想中寻找普世价值”的研究成果推荐给汪洋,从汪洋对其成果的评价来看,他一定是仔细阅读了麦小舟的书并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才委托省委办公厅给麦小舟寄特快专递的。确实,省委书记让办公厅写信评价一部著作,并向该书作者致谢,这在中国政治生态中是不多见的。必将激励这位“南国奇人”对老子思想中蕴含的普世价值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激励更多的民间思想致力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并与官方建立一种良性的联系。汪洋与麦小舟的这种书信联系,也将会在南国传为一段民间思想与官方观念良性交流的美谈和佳话。

  是的,官与民的交流,官方思想与民间思想的互动,需要更多类似佳话的滋养。

  其实,大隐隐于市,精英并非都集中于庙堂之上,江湖草莽中有无数英雄,民间有许多麦小舟这样的奇人,这样掌握着绝活儿,有着研究精神和家国情怀的才子。他们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阐释和研究,对中国精神的分析和解释,并不比正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们差。甚至因为远离功利,远离体制束缚,未沾染那许多御用学术的毛病,更自由更开放,视野也更开阔,所以更有价值。这样的民间思想生于民间,也深藏于民间,需要官方的眼睛去发掘和尊重,在良性的互动中去汲取他们的资源。

  汪洋对麦小舟的发现,就是对民间思想的一次发掘,他给麦小舟的特快专递,就是与麦小舟思想的一次交流。报道说“省委书记让办公厅写信评价一部著作,并向该书作者致谢,这是并不多见的”———说明官方与民间思想的交流还是偏少,没有形成一种常态的交流制度,双方甚至处于一种隔绝的状态。这样的隔绝,也许有益于民意思想的自由生长,就像野草一样,但未必有利于民间思想被公众所认同,从而在文化交流中发挥它应有的功用。

  汪洋与麦小舟的思想“交流”传为佳话,期待更多类似佳话的出现,滋养着官方观念与民间思想的良性互动。

  □曹林(作者中国青年报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