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险电话营销涉嫌扰民,深保监局加强监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04:55  南方都市报

  近年来深圳车险电话营销迅速扩展,但投诉量也在逐日扩大。深圳市保监局表示,目前深圳保险市场上已经出现车险销售误导的新问题,在深开展电话营销业务的8家公司,可能存在保险公司人员明确说明义务履行不到位,或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无法全面落实,而导致的销售误导。为此,深圳保监局近期采取措施,规范产险公司电销业务。

  提高车险电话营销保密等级

  首先是加强客户信息安全管理,规定保险公司必须通过合法途径获取客户信息,对客户信息严格保密,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保险公司与电销人员应签订保密协议,并采取设定用户账号和密码、权限设置等必要措施防范客户信息外泄。

  同时加强电销业务人员管理,要求保险公司应严格管理电话呼出时间,避免对市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滋扰。此外加强电销业务内控管理和电销业务市场促销行为规范,严控行业风险和金融风险。

  深圳车险理赔周期过长

  昨日,深圳保监局发布了开展车险理赔服务质量监测的评估报告。据介绍,近期深圳保监局根据建立的《车险理赔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对辖区车险理赔质量进行监测评估,发现四点问题。首先是理赔周期过长,车险理赔平均结案周期为58.35天,小额赔案理赔快速处理机制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其次是结案率有待提高,全市整体结案率偏低,仅为70.90%,个别公司结案率仅为43%;三是行业整体预估绝对偏差率21.54%,相对估损偏差率为1.84%,处在合理范围,但部分公司估损偏差较大,高达60%左右;四是现场查勘率偏低,全市平均第一现场查勘率86%,个别公司仅为66%。

  深圳保监局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车险理赔指标的跟踪分析,并开展理赔数据真实性抽查,把结案率低、结案周期长、投诉多、车险理赔内控制度不完善的公司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相关新闻

  深圳市保监局发布上半年保险信访投诉情况通报

  深圳保险市场合同欺诈误导居高不下

  近日,深圳市保监局发布上半年保险信访投诉情况通报,普通市民面临一定的消费风险,保险市场仍然需要进一步规范。

  根据通报,今年上半年深圳保监局共处理来信来访52件次,比去年同期减少9.6%,已办结49件,办结率为94%,比去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据统计,投诉保险公司的信访件占信访总量的96%,其中涉及财产保险公司的投诉纠纷案件共23件,占保险公司投诉比重的82%,比去年同期上升18%。

  今年以来,反映拖延理赔问题有所减少,上半年深圳保监局受理的反映保险机构涉嫌拖延理赔案件占总信访件的19 .2%,比去年同期减少9 .3%。但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市民投诉的保险公司误导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据了解,今年保险欺诈误导类投诉主要表现为业务员销售产品时夸大产品的回报率,银行理财经理未对投连险产品的特点进行说明,故意隐瞒保单风险,诱导投保人购买等。

  深圳保监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这些问题一方面反映了部分公司展业工作管理不规范;另一方面,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深圳实体经济的冲击和影响还在不断加深和扩大,居民购买力下降,部分消费者无法支付续期保费,而按保险合同申请退保将遭遇较大损失,因此出现以一年或两年前购买时业务员涉嫌欺诈误导为由要求全额退保的情况。

  8财记者徐维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