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根治“牛皮癣”,疏导与严打不可或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05:10  南方都市报

  深圳市民对街头“牛皮癣”现象诟病已久,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因为种种原因,该问题长期得不到彻底解决,民众情绪渐由愤怒转为漠然,其间的苦涩唯有每日奔走于街头的普通市民才能真切体会。昨日,《南方都市报》刊载的“深圳代市长王荣狠批公共场所乱张贴,市有关部门展开清理工作,24小时看守重点地段”的新闻,在某种程度上唤醒了民众曾经的愤怒与焦灼,市民热盼深圳能够藉此彻底根治“牛皮癣”,探索出一条公共治理的新路,激发机构改革进程下有关部门的工作效率与热情。

  从新闻报道的内容来看,市城管局此前也做过一定的努力,但是实际效果欠佳,比如启用“呼死你”系统。新闻显示,有关部门还将按照“谁的设施谁来维护”的原则,落实管理责任制,与电话公司、运输、供电、供水以及物业管理等单位签订责任书,要求其担负起清理辖区内小广告的管理责任,对整治不力的给予黄、红牌警示等等。这些办法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其实际运用也需要更为敏锐且符合实际情况的动态调整,否则,随着“牛皮癣”制造者的应对升级,原来有效的措施可能就完全无效甚至产生负面效应。

  在国内一些城市就曾发生过“牛皮癣”制造者将“呼死你”转接到执法部门热线电话的事件,这样的极端事件如何避免?笔者以为,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多么高深的技术难题,完全可以依托更为细致深入的工作作风来克服,比如先打个电话过去询问一番,查实之后先取消其转移呼叫功能,再启用“呼死你”系统。至于按照“谁的设施谁来维护”的原则,落实管理责任制,当然可以减轻城管部门的工作压力,理论上来说也有利于相关单位提高责任意识,只是,这样的原则如何落到实处?除此之外,产生的人力成本的衡量、执法权限的争拗,是否也会影响有关单位“落实管理责任制”?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实际解决,此项制度同样需要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利益平衡。

  类似情况不胜枚举,笔者认为,城管部门完全有必要对现有的整治“牛皮癣”的措施进行完整梳理,并在听取各方意见,包括普通市民的意见之后予以合理调整,否则所谓彻底根治就是一句空话。调整的过程中更有必要增加监督的内容,主要是市民对执法部门查处速度、质量的监督,非如此,不足以改变现状。

  查处固然是不可或缺的霹雳手段,但是另一方面,疏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柔性措施。我们不难发现,“牛皮癣”制造者中相当一部分是服务于市民的服务业者,比如疏通下水道、搬家公司、家政服务等行业的从业人员,他们张贴小广告实际也支出了一定的成本,包括给张贴者的工资、纸张、印刷成本等。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创新一下管理办法?联系这些第三产业从业者,允许他们在社区的指定墙面张贴广告,由他们支付相应的低廉费用或者免费张贴,是否可以达到减少乱张贴、乱涂写的目的呢?这至少是一个思路,有关部门不妨考虑一下,首先在成熟社区试行,总结经验之后再考虑是否有推广的价值。

  有关负责人称,“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尽快完善第三产业体系,规范服务行为。”笔者对此观点表示赞同,只是“完善”与“规范”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仅就深圳代市长王荣狠批公共场所乱张贴的事情来看,部分小广告内容违法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而这恐怕是更为急切的事情。深户担保、助理包养、夜总会招聘、办假证、假招工等内容涉及诈骗、情色交易,需要借助警方力量介入,通过法律途径予以严厉打击,这已经远远超出城管部门的职责范畴,只有多部门合力并进,才能对违法行为予以有效震慑。

  可见,涤荡街头的“牛皮癣”虽看似民生小事,却同样需要调动多种资源系统解决,循此思路前行,深圳才能克服运动式执法的弊病,还市民以洁净的城市面貌。作为市民个体而言,看到“代市长狠批公共场所乱张贴”的新闻固然欣慰,但是我们更希望周密的制度安排能彻底根治这一不良现象,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心安。 □李一年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