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她用一个赌注,换来了继续念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05:31  现代快报

  贫困生:菲菲(小名)

  高考成绩:345分

  录取院校:江苏工业学院

  菲菲是家里第二个孩子,因为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她这个老二有点不吃香。

  三个孩子一起上学,惟一的劳动力父亲又摔成重伤,家里再也承担不起这样的重担。母亲无奈提出让她读完初中,就像村里其他女娃一样种地、嫁人。她不甘心,和母亲下了一个赌注……

  父亲从房顶摔落不能干重活了

  菲菲住在六合横梁镇横西村。她家是一排平房里的一间,见生人来访,几个乡亲围了上来:“这个家不容易啊,出了姐妹两个大学生了。”

  在田里干活的父母特意赶回家来,“如果不是四年前她爸爸做工时摔成重伤,家里的日子还好过点。”母亲王学琴满腹心酸地忆起往事。

  菲菲的父亲朱标是个瓦匠。菲菲上初三那年,朱标在替村里一户人家的房子盖瓦时,从房顶上摔了下来。

  朱标的右侧肋骨严重挫伤,幸运的是没有摔断,但是也卧床了一个月。朱标在家歇了一年,就心心念念要继续出去做工,“三个孩子都要上学啊!”但是因为留下后遗症,他重活不能干,收入也就更少了。

  为了继续读书发下狠誓

  那时候,三个孩子一起读书的重担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王学琴最怕去开家长会,虽说学校免除了一部分学费,但她还是交不齐剩余的。“让大丫头读书,因为她是老大,脑袋又不笨,最小的肯定也要上,是个男娃嘛。”王学琴自责地说,她无奈之下想让二女儿菲菲读完初中就别上了。尽管她知道这么做对老二不公平,但是当时没有别的办法。

  “张家的女儿初中毕业就挣钱了,又嫁了个好人家,女孩子不一定要读这么多书。”菲菲听了妈妈的这些话特别难受,她知道家里的难处,可又觉得妈妈太偏心,“凭什么亏待我?姐弟三个,我读书最棒了。”思前想后,她跟妈妈下了一个赌注。

  “如果我考上六合一中就让我读,没考上我就回家种地!”菲菲孤注一掷,中考时只填了这一所重点学校,只为了向妈妈证明自己的实力。最终,她通过超乎常人的努力,赢下了那个生命里重要的赌。

  王学琴何尝不是舒了一口气?“如果她不能继续念书,会怨我一辈子,我也会怪自己一辈子的。”王学琴在歉疚之外只能更好地弥补这个女儿,陪着丈夫卖力做工,再四处凑钱,终于把菲菲送进了高中。课堂上,当同学们知道菲菲家里三个孩子都在读书,也是吃惊不已。“农村人家里,除非一个女孩的,家长会给读书,要不一般都只有男孩子的份,我已经很幸运了。”菲菲一点也不责怪母亲当初的决定,相反对她充满着感激。

  找借口不和同学去逛街

  高中三年的住校生活,菲菲的学习从不让父母操心,从贴在斑驳墙壁上那些已经有些泛黄的奖状,就能看出她的成绩。可是生活上,王学琴却替女儿担忧,“女孩子大了,总要花点钱的,我怕她在同学中没有面子。”

  母亲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菲菲的室友家境都很优越,一次出去逛街,她们看中什么就买什么的举动着实让菲菲震惊,她这才知道日子原来还有这样一种过法。可她从来没有要求让妈妈为自己买衣服,一个月的生活费她也是省着花。遇上被室友们叫上一起出去玩,她能躲就躲,“一起出去唱歌,或者吃饭,每个人都要AA制的,我负担不起。”这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每次还要想出一个得体的借口,不让同学看出破绽。她最常说的就是“回家帮妈妈做点活。”

  有时候同学提出要去她家里玩,菲菲回家跟母亲一说,王学琴就急了:“家里连个住的地方也没有啊。”大多时候是让女儿婉言谢绝同学。

  菲菲的姐姐两年前考进南京一所医学院念大专后,就很少回家,弟弟顺利读上高中后学业也变得忙碌。菲菲每次从学校回家总要安慰母亲几句:“咱们家过两年就好了,等我们一个个读出来了,会好好孝敬你和爸。”

  王学琴每次都不敢奢望:“这要等到哪一年呢?”她想起,当初大女儿上大学,是在报到的前一天把学费打到了账上,那是朱标厚着脸皮向一位帮做工的老板借了三千块才填了空缺。眼下,二女儿的学费又该怎么办?

  快报记者 钟晓敏

  赵丹丹 沈晓伟 王凡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