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真假爱情”一测就灵? 法律人士:“测谎服务”不能成为民事诉讼证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05:59  新晚报

  哈尔滨新闻网讯(记者 张雪芬)日前,哈尔滨市一些调查公司和律师事务所推出了“测谎业务”,一些市民前来咨询和测谎要求测谎的理由五花八门,而测定伴侣对爱情忠贞程度的案例占一定比例。

  为了解情况,记者对相关机构进行了走访。位于黄河路上的一家调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自推出“测谎服务”后接待了上百宗测谎业务,其中很多伴侣为了测定对方“忠诚程度”前来接受测试。不久前,一对准备结婚的情侣前来测定相互相爱程度,结果测定,女方并不爱男方,男方当即表示,早就怀疑女友是看重了他的钱,而非看中了他的人。公司负责人表示,已婚夫妇来做这种测谎业务的也很多,考虑到这种业务必定会牵扯到个人婚姻方面的隐私,如果测谎的结果证明其中一方有外遇,很可能造成婚姻破裂,所以,他很多时候不愿意接受这种业务。

  据了解,测谎前一定要接受测谎者本人同意并签订自愿承诺书,必须声明由自己承担测谎所引发的后果。据介绍,检测对环境要求很高。要求温度宜人,坐椅必须舒适,整个检测过程还将全程录像,确保被检测人在接受检测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胁迫。测谎时,被测人身上放一些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与电脑相连,通过传感器采集被检测人在回答某些问题时的生物反应数据,比如:呼吸速率异常,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嘴、舌、唇干燥等,这些生理参量一般不受人的意识控制,在外界刺激下会出现一系列条件反射现象,这一切都是测谎仪的判定的主要依据。

  据了解,针对测谎结果是否能够反映真实情况,目前存在争议。特别是各种民间机构,无论在设备还是专业资质方面都无法保证,其结果更是让人心存疑惑。

  据哈尔滨市天辅律师事务所的史律师介绍,对于民间机构是否可以测谎,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关法条,测谎结果不能作为有效的民事诉讼证据。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