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凉山: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本报记者王云【上半年经济运行亮点】●第一实现GDP279.6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居全省第一。

  ●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33.7%,增速居全省第一。

  ●第二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35亿元,增长19%,总量、增速均居全省第二。

  ●581个新开工项目581个,在建重大项目158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44.1%。成都凉山区域合作首批签约项目10个,协议资金60亿元。【经济止滑回升措施】

  ●相继出台28条具体措施支持企业发展。强化煤、电、油、运等要素保障,对困难企业减免或缓征税费,为企业节约资金超亿元;州县两级财政贴息扶持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生产资金1.09亿元,企业全部恢复正常生产。坚持以大项目为载体,以大投资为推动,保增提速,加快发展。

  ●抱团取暖保增长。以水电建设为市场,拉动钢铁、水泥产业发展;推进资源本地精深加工,沿产业链条整合,实现互动共赢。

  ●产业升级保增长。强力推进水电、钒钛、烟草等9大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升级、聚集壮大。重点支持攀钢西昌新钢业、凉山矿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做成产业“旗舰”。投入企业技改资金39亿元,综合能耗降幅超过7%。

  【州委书记翟占一谈发展思路】

  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凉山当前一切工作的主线,把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凉山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保增提速、爬坡上行、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发挥放大比较优势,攻坚破难,超常努力,一手抓美丽富饶文明和谐安宁河谷建设,一手抓扶贫攻坚,推动全域凉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全省新一轮发展中追赢赶超,实现富民强州升位。

  坚持大抓项目,把推进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等158个重大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增强发展后劲;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加快结构调整,加速优势集聚整合,打造“工业凉山”;把扩大投资作为抗危机、保增长的主要手段,继续重抓投资、强抓项目,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00亿元以上;坚持优化升级,把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作为根本支撑,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坚持扩大开放,把“百日招商”活动作为近期重要工作,务实推进成都凉山区域合作和南向开放,倾力打造攀西经济增长极。

  坚持交通先行,把建设区域性次级交通枢纽作为重要引擎,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按照“围绕西昌、对接成昆、突出北向、畅通南向、连接东西、完善路网、提升服务”的思路,科学构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发挥和放大以西昌为节点的区域性交通枢纽的集聚辐射作用,加快建设“攀西城市群”。

  坚持民生为本,把“彝区三房改造”和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作为扶贫开发重点,按照“三打破三提高”要求,努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依山傍水、田园风光、安全文明、美丽和谐的村寨。把发展第一要务与稳定第一责任结合起来,推动“保稳定”向“创稳定、促和谐”转变,构建平安凉山。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