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停车不再是问题

  龙泉破解“五乱”之一很有章法

  ■本报记者刘佳实习生王渝鸿文/图车辆乱停,一直是城市治“五乱”的一大难题。如何改变杂乱无章的停车现象,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通行质量?3日,记者在成都市龙泉驿区进行了探访。

  三级联动:餐饮街不堵了

  龙都南路是龙泉驿的餐饮特色一条街,有高中档餐饮酒楼和酒店60多家,每天驾车到此品尝美食的食客上万人。由于人多车杂,车辆乱停乱放、商家占道经营等现象屡禁不止,交通管理难度较大。

  而今,区里制定并实施了商业繁华区、特色餐饮街区等的交通组织方案。记者在现场看到,主干道和支干道设置了固定停车场点11处,停车泊位近300个,最大限度满足食客和市民的停车需求。同时,道路护栏上放置的盆栽花卉,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以前车都是就近停,一堵几十分钟的情况经常发生。”在此做餐馆生意的林老板告诉记者。管理部门坚持“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召开餐饮酒店经营业主会,印发规范停车示意图,制作临时停车指示牌、禁止停车警示牌等标识,同时,与商家签订《规范停车秩序协议书》,引导商家积极参与,通过发挥交警、商家和驾乘人员“三级联动”的交通管理模式,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温馨提示:同安场通顺了

  “交警提示:车头停靠方向为车头向外,车尾朝里”。在同安镇的每条街上,都有这样的温馨提示。据了解,考虑到这里人口密集,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多,车流量大,当地在静态交通管理上创新推出“TIE”的加法管理模式,5条主干道实行花园式隔离,加强了对街道交通标志标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临时停放点的完善和设置,应设率达到100%。现已规划设置机动车临时停车场点54处,施划标线5800余米。

  为加强对现有停车场点的管理,还将停车场点纳入街道、社区日常管理,聘请守车员专人负责,“建立起了专用停车场、临时停车点相互支撑的长效管理机制”,龙泉驿交巡警大队陈胜文大队长说。

  生态停车:洛带景区太牛了

  在洛带古镇景区,新规划建设了景区生态停车场。近万株灌木乔木植物将停车位自然隔离,停车场内地面空心砖块撒了绿化草籽,与景区一样清新自然。

  自2008年12月以来,洛带景区新建五凤楼、金龙湖景区等3个停车场,新增700个车位,城区外补植行道树430棵,植草还绿1500平方米。

  据介绍,龙泉驿区还在主城区实施“以地面为主、地下为辅、支干结合”的三位一体静态交通管理,推出了道路“单边停车”、“错时停车”、“限时停车”等举措,并实施了停车引导系统建设。全区建起机动车停车场220个,临时停车位9200个,缓解了停车难的矛盾。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