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百年四合楼院旁再现地道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06:45  河北青年报

  ■昨日的大雨中,百年四合楼院西北侧多出了一个直径2米半左右的大口子

  ■坍塌口所处地势较低,周围的积水顺势而下,哗哗地钻入地下

  ■专家表示,目前很难定论地道曾作何使用,但属于人防工事的可能性最大

  

百年四合楼院旁再现地道口

  ■四合楼院旁有两个地道口,其中一处为昨日的大雨冲出,一处为几天前发现的

  

百年四合楼院旁再现地道口

  ■新发现的地道用青砖、白灰砌成

  本报讯(记者高其伦)近来,省会唯一的四合楼院成为众多市民关注的焦点(本报曾连续报道)。昨日上午,省会大雨倾盆,一声巨响后,百年四合楼院西北侧多出了一个直径2米半左右的大口子。

  新发现引发前来观看四合楼院市民的猜想,有关专家表示,下面属于人防工事的可能性最大。

  雨水冲出新地道口

  昨日上午,石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员于先生如往常一样在百年四合楼院内看守着,以防观览者贸然进入发生危险。11时许,四合楼院南北两侧与东侧因拆迁挖掘形成的大小坑道,已被积水灌满开始外溢。四合楼院被包在浑浊的积水中,如孤岛一般,更加显得风雨飘摇。

  突然一声巨响,四合楼院西北侧5米开外的地方,多出了一个直径2米半左右的大口子,周围的积水顺势而下,哗哗地钻入地下。“坍塌口所处地势较低,那么多积水一下子就灌进去了,感觉就像地下有个东西在吸水一样。”于先生说,“几天前就在四合楼院西侧发现了一个直径1米左右的地道口,确定了地下有通道。但谁也不知道它通向哪里,有多长。”

  初步断定新地道口四通八达

  13时许,雨停了,于先生与另一名工作人员来到新坍塌的地道口前。只见塌陷的最深处距离地面有2米多,塌陷口露出青砖砌成的拱形通道,通道高约1米半左右。

  “从露出的通道口看,这里可通向南、北、西三个方向,由于坍塌时积水从东侧灌入,东侧的口子被水泥、砖瓦堵死了。”于先生告诉记者,“虽然不知道地道延伸到哪儿,但可以初步断定它的走向。塌陷口像一个地下十字路口,四通八达。”

  地下或为防空洞

  昨日下午,新发现的地通口吸引了正在外面参观四合楼院的市民。60岁的陈文学1957年开始在四合楼院南侧的小院生活过五六年,还在上世纪70年代修建过防空洞。“住了那么久,都不知道地下还有通道,它应该属于战争时期的防空洞吧。”陈文学说,“从塌陷的断口看,地道是用青砖、白灰砌成。我们修建防空洞时用的是红砖、水泥。与我们建防空洞用的红砖相比,青砖的规格要大,而且很厚。因此估计下面是1957年前建成的防空洞。”

  70岁的王宝孝有着40年的当兵历史,他提出了另外一种说法。“通道不是很高,应该是在渣滓洞时期,特务机构用来转移犯人和逃窜用的通道。”

  针对市民的众多猜测,有关专家表示,由于没有进一步的发掘,很难定论地道曾作何使用,但属于人防工事的可能性最大。

  实用贴

  石市文物部门提醒市民,由于四合楼院年久失修,属于危楼,地下通道具体情况尚未勘测清楚,新降大雨更增加了危险性,市民不宜靠太近参观。■摄/本报记者王勇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