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打击“温和腐败”千万不能温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06:52  燕赵晚报

  □张培元

  原云南省麻栗坡县委书记赵仕永因受贿400多万、贪污50多万元,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650万元。他说:“那些不给钱就不办事的人是‘暴力腐败’;像我这样在为人办好事的情况下收点钱,是温和的,我是一个温和腐败的县委书记。”(8月4日《检察日报》)

  在《天下无贼》里,老贼黎叔对着举斧抢劫的说出了一句经典台词:“我最讨厌你们这些打劫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如今,自诩“温和腐败”而瞧不起“暴力腐败”的贪官赵仕永,脸上仿佛也晃动着黎叔式的不屑神情。

  贪腐是一种高智能犯罪,其中杂糅了权术、策略、阴谋阳谋、人生厚黑学及市侩狡猾元素。譬如赵仕永,既有自认为手段高明的贪腐实践,又有居心叵测的贪腐理论。根据其悉心观察和潜心研究,不给钱就不办事,甚至是给了钱也不办事的“暴力腐败” 形同权力敲诈,且很容易在利益内讧中露馅。而为人办好事之后再收钱的“温和腐败”,披上了人情往来的美丽面纱,最大限度地诱惑并安抚行贿者,为权钱交易增加了隐蔽性。

  像江湖门派划分那样,现实中确实存在“暴力腐败派”和“温和腐败派”。前者,剑走偏锋的代表人物有原湖南省郴州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曾锦春,动不动就拿“双规”权作为武器,向辖区大小贪官和煤矿主敲诈8000余万元;有原山西省繁峙县副检察长、反贪局局长穆新成,以黑吃黑手段盘剥身边小贪,捞得亿万家财。“暴力腐败派”仗权耍横树敌甚多,树大招风招致众恨,在官场权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因而更多“聪明的”贪官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后者,做貌似低调亲和、助人为乐的温和派,毫无原则地媚商卖权,妄图以温和外衣迷人一时、惑众一世。

  纸做画皮难持久,再温和的腐败也是腐败。作为腐败理论家兼实践家的赵仕永,或许真的忘记了一个常识:无论“暴力腐败”还是“温和腐败”,只有表现形式不同,并无水平高下之分,早晚都难逃法纪严惩的宿命。所以对待这种具有欺骗性的温和腐败,更要严惩不贷。自以为温和而取笑暴力,最终都成为公众的一大反面笑料。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