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通钢悲剧呼唤工会新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07:34  大众网-齐鲁晚报

  □戴志勇

  无论如何对立,凡是利益诉求,总能通过谈判来解决。关键是要给这样的博弈创造条件,要有一个平台给那些与企业“同生共死”的工人们,让他们能够与新体制对话、对接,处理好与基本生存相关的事项。这个平台应该由工人自己推选的工会去与利益各方合力搭建。现有工会显然没能尽到这个义务。正常渠道走不通,数万工人的生存焦虑不能化解,才最终导致了本不该发生的惨剧。

  即便付出生命的代价,有关部门仍没能吸取教训。撤销重组方案后,既作为婆婆、又作为大股东的吉林省国资委坚持认为,建龙集团增资扩股通钢的方案最有利于发展,也符合全体职工的利益。其实,他们至今仍不明白:工人天然会有不同于大股东或国资委的判断。政府的最大责任是提供一个制度空间,让各种主观判断在谈判桌上相互碰撞、说服、妥协,最后达成一个谁也不特别满意,但谁都还能接受的方案。

  而这就需要工会的主导作用。如果工会不能起作用,其他利益方甚至包括作为股东的国资委与本企业领导层,都会自然地“ 降低交易成本”,将名义上的国企主人排斥在谈判与利益分享的过程之外。工人们就只能面临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打落牙,认命;要么走上非理性维权之路。

  所以,把问题解决在源头,让工会告别收几块钱工会费、逢年过节发点慰问品的业余状态,是避免劳资关系走入极端的关键一环。

  诚然,像美国通用汽车那样强势的工会不免严重影响企业的效率;但在中国是另一个问题,如果工会不能很好发挥作用,也势必损伤劳资之间的基本平衡,企业中的怨气积累到一定程度,遇到导火索,就会以极猛烈的方式爆发,同样影响企业效率。

  据《南方周末》

  让工会告别收几块钱工会费、逢年过节发点慰问品的业余状态,是避免劳资关系走入极端的关键一环。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