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辽宁“三伏天”并不热 今年中伏为什么是20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08:21  东北新闻网

  东北新闻网讯 (记者 钱文胜) 细心的网友会发现,按照大多年份的情况,8月3日应该进入“三伏”(末伏),可是日历上标的却是“中伏”第十一天,今年的中伏多了10天,长达20天,这是问什么呢。而进入伏天,辽宁天气并不像往年那么闷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记者采访了省气象局的有关专家。

  专家介绍说,三伏天是古人根据气候变化总结出来的,三伏天是一年最热的时候。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确定“三伏”天的原则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第一天。这样一来,初、末伏时间固定,各10天,但每年入伏的时间会有不同,也使不同年份中伏时间有差别,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

  据介绍,我国古代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配来记年、记月、记日。天干的数目共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目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和地支相配就得到甲子、乙丑、丙寅等。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以60个为一个周期,循环使用。这样在60个年或月或日当中,每一个年、月、日都有一个不同的干支名称,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等……其中凡带有庚字的,就是庚日,“天干”十个,所以每隔十天就有一个庚日。但一年有365或366天,不是10的倍数,因此今年7月14日是庚日,明年的同一天就不是庚日,这也是绝大多数年份入伏时间不同的原因。

  今年夏至日是6月21日,是丁酉日,6月24日是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顺次数下去,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7月14日,这一天就是初伏第一天。下一个庚日是7月24日,是中伏的开始。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8月13日,是末伏的开始。所以今年中伏就有20天。

  专家说,这里的关键是:夏至当天是庚日时,就认定是夏至“后”第一个庚日!搞清这一点,何时入伏,中伏多少天也就好确定了。

  专家告诉记者,今年入伏以来感觉上天气比较凉爽,主要是因为今年极端高温天气比较少,既辽宁受暖高压影响时间少。自5月份以来,辽宁上空就不断有冷涡影响,冷涡抑制了华北暖高压的北上,同时冷涡后部不断有冷空气分裂南下影响辽宁,造成辽宁天气比较凉爽。(感谢辽宁省气象局李长青协助采访)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