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夜市诱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08:46  郑州晚报

  天热了,郑州的夜市又火了起来。夜市是一种很有魅力的饮食,有点像老北京的热澡堂子,无论你是否有钱,无论你有何等高的地位,最大的享受都莫过于空闲时间在澡堂子里泡上一泡。

  每当华灯初上,路过每一个夜市排档,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红火场面,不仅夜市旁的路上,附近交汇的小路上,甚至延伸到下一个路口,都停满了各种档次的轿车。

  人们为什么都对夜市情有独钟呢?晚报记者 苏瑜 实习生 宋少杰

  夜市之溯源——最初是大碗茶的年代

  夜市的红火折射出草根饮食在郑州人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与郑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几千年前,商王朝的背影早已远去,19世纪的郑州基本上是个自给自足、半农半商的小城镇。它再次振作,从迷失中走出来主要归功于铁路和火车。火车是郑州百年发展的主线。

  从第一代移民到第三代移民,百年郑州是中国最兼容最不排外的城市。1948年郑州解放,接着便迎来了第一批来自湖南、湖北、上海、无锡等地的大规模移民,同时,一些建筑业、工业、烟草、面粉等厂房也在这里落户。到1954年,又一批大规模移民移居于此,四面八方的智慧,不同的力量汇聚一起,铸就了多姿的老郑州。

  有人的地方就有市。铁路通车后,郑州辟为商埠,几条商业街衢、火车站附近尤以茶社居多,而尤以卖大碗茶的路边摊最为常见。来郑做生意的以及往返旅客与日俱增,长途跋涉者,在没有饮料的年代里,谁不想歇脚解渴,喝上一碗清香可口的“大碗茶”呢?除了大碗茶,充饥的各种小吃摊也兴盛起来,来自各地的人为了谋生,外加思乡心切,纷纷做了家乡的特色小吃在来往人多的路边卖,环境虽然不好,但经济实惠,自然受欢迎。这应该就是郑州夜市的起源吧。

  追溯夜市之源,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郑州人的务实。

  南来的北往的,最终能落户在郑州的,无非是想好好过日子的主儿。闻着每天黄昏一家家炒菜的香味飘出来,看着每天夜幕一点点的灯火亮起来,就会有绝对强烈的“活在人间”的感受。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郑州人如此喜欢地摊了。在郑州,去夜市吃喝是夜生活中与泡吧、K歌同样主流的一种方式,不论是否有钱,地位高低,人人都好这一口儿。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