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媒体称中国挑战美制造业霸主地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09:53  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8月3日发表文章,题目是“中国挑战美国制造业霸主地位”。文章说,按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可能会提前数年时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制造业国家。问题是,这是否意义重大?以实际规模来衡量,这并不重要。但如果规模是衡量每个国家行业相对健康之标准的话,那答案是肯定的。文章摘要如下。

  中国制造业快速赶超美国

  任何逛过美国零售商店的人可能都会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商。但实际上,美国在这方面仍然遥遥领先。根据目前可获得的数据,2007年美国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为20%,高于中国的12%。

  不过,这一差距正在迅速缩小。据美国经济预测机构环球通视有限公司预计,2015年之前中国将在实际工业增加值方面超过美国。

  仅仅两年前,环球通视预计中国会在2020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去年该机构又将这一时间提前到了2016年或2017年。

  环球通视首席经济学家纳里曼·贝拉韦什表示,美国制造业近期陷入深度衰退,这意味着中国有望提前数年实现赶超美国的目标。

  美国制造业正在萎缩,裁减人员;在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之后,美国的制造业生产和出口都明显下滑。而中国制造业则保持了继续增长。鉴于两国之间的巨额贸易逆差,以及围绕着美国制造业何时复苏和复苏程度的不确定性,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引发摩擦的问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上周六公布,7月份中国制造业活动继续较上月增长。7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小幅走高至53.3,高于6月份的53.2以及5月份的53.1。

  专家争论此现象是否正常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制造业的收缩──不管是从就业规模还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来说──都是一个正常的经济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早在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强国之前就开始了。他们认为,美国制造业的收缩实际上是一个健康的迹象,表明制造业并不需要规模很大才具有生产力,并且正在减少低技术含量工作岗位,创造较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

  环球通视的贝拉韦什等人认为,中国制造业崛起是个正常现象,甚至是一个健康的信号。他表示,正常情况下,各国经济总会经历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的发展过程。

  不过另外一派观点认为,美国制造业的下滑是不正常的,必须加以逆转以保持美国的经济实力。这派观点有个拐弯抹角的名字———制造业原教旨主义者。他们认为,有必要对抗中国刺激低成本出口的政策,从纺织品到轮胎等各个行业全面出击。

  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家彼得·莫里奇说,那种认为我们能成为一个非制造社会的观点是愚蠢的,是一种伪科学,会导致文明的土崩瓦解。

  美政府对华政策面临考验

  奥巴马政府在这一“雷区”中谨慎行事。在上周为期两天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双方几乎没有讨论中国严格控制的汇率政策,尽管这是很多美国生产商和工会工人非常关心的问题。他们说,中国低估了人民币,为其出口商品带来竞争优势,因为在美国销售的中国产品价格可以更低。代表美国制造商的美国工商理事会指责奥巴马政府迎合中国。

  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会长约翰·恩格勒说,他认为中国在2 0 2 0年前不会超过美国。他说,中国对美国挑战的重要性取决于我们如何作出回应,比如实施鼓励国内生产商扩张业务的税收和投资政策。

  该协会本身面临着一个有关中国的微妙问题:很多实力雄厚的成员企业在华进行生产,它们迫切希望能避免贸易问题上的争端;而为数众多的小的成员企业则常常公开批评中国。

  即使是在削弱了的状态下,制造业仍在美国经济中占有令人吃惊的巨大份额。制造业对美国G D P的贡献超过13%,比零售贸易、金融和医疗业都要高。在中国,制造业占了G D P的34%。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制造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