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居住证求解人口管理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11:05  生活新报

  记者 汪艳霞

  

居住证求解人口管理难题

  每年春运,有大量的流动人口进出这个城市。

  除了开会吃饭睡觉,殷伟基本上是在他所管辖的城中村里走街串巷。由于出租屋主不及时提供承租人信息,他只好挨家挨户地去搜寻。比殷伟好不到哪去的,是李云春,为了准确地收集辖区育龄妇女的信息,她连晚上睡觉的时间也搭进去了。

  “一个人来到昆明,短暂停留或长期居住,我们不知道他是谁,不知道他住在哪里,不知道他做什么,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离开,这是很危险的。”陈江文有些忧心。他们很辛苦,他们很疲劳,他们很焦虑,这是昆明流动人口基层管理者的心声。

  随着居住证制度改革的深化,他们的担忧也许将很快被解决。

  现状

  “流动大军”带来的隐忧

  每天的太阳升起,整整衣服,端正帽子,殷伟就要开始“走街串巷”了。他是月牙塘派出所一位社区民警,用社区群众的话来说,就是“社区保姆”。在社区民警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对这项工作本该很熟络,他却还是叹了叹气:“没有固定住所,刚登记完就走人,难啊。”

  殷伟所管理的片区有200余户出租房,10间小旅馆,为了及时掌握流动人口信息,他们让辖区小旅馆和出租屋房主及时将流动人口信息上报,并与屋主签订了《治安责任保证书》,但却收效甚微。“旅馆还好,所有入住信息都登记在公安部门的联网系统上,出租房就难管了。”殷伟说,由于他所管辖的片区属城中村,许多房主为了自己的利益,根本不分辨承租人身份信息的真假,“有的甚至连身份证都不看,就将房子租出去,更别说指望他们能主动上报信息了。”为此他们不得不一户户走访,但是外来人口的流动速度实在太快了,刚刚登记完,才过两三天,他们又搬走了,“这样的管理令人很头痛。”

  流动人口管理让明通路社区负责计生工作的李云春也很头疼。在计生岗位上工作了6个年头,李云春主要负责对外来育龄妇女的排查,包括排查怀孕妇女是否有准生证、是否有节育措施等。6年的计生工作,给她的感觉是一个字,累。“她们太会躲猫猫,白天经常不在家,只有晚上蹲守,好不容易守着了,她们又开始拖,找到人了吧,她们又不开门,我们只好喊来公安,以查户口的名义,骗她们开门。”不记得有多少个夜晚,她这样奔波在村子里。据了解,计生部门早就对外来育龄妇女提供了多种福利,包括免费妇检等等。“但她们根本就不接受,总以为我们不安什么好心。”李云春说。

  对于外来人口的流动性问题,昆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的工作人员陈江文也深有同感,外来人口中发生的治安隐患也令他很揪心。“在昆明的两抢偷盗案件中,无论是犯案者还是受害者,外来人员都占了很大的比重。”作为治安支队的一名工作人员,同时作为昆明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陈江文说:“政府对外来人口的基数控制不力,管理水平低是治安状况不佳的主因。”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来人口并未进入政府管理的视野范畴,他们游离于政府的视线外,人口管理部门对外来人口的了解不够深入。正是这种多重未知的管理现状造成城市警情不断,市民居住缺乏安全感。“要想堵住犯罪,关键是了解哪些人在犯罪,有针对性地进行打击。”

  措施

  多部门齐抓共管

  外来人口流动性大,难管理的问题并非昆明所独有。长期以来,昆明也一直在探讨对流动人口管理的办法。

  2005年10月,《昆明市流动人口管理条例》出台,首次将“暂住证”改为“居住证”,规定,居住30日以上,年满16周岁的流动人口,应当在到达居住地3日内,申领《居住证》。为了加强出租房的管理,《条例》还规定,单位或者个人出租、转租房屋的,应当在房屋出租后3日内,到相关部门登记备案。

  2009年7月,《昆明市居住证管理规定》(意见草案)出台。规定在本市居住30日以上,已满16周岁未满60周岁的流动人口应当申办居住证。同时,关于流动人口的管理,《规定》专门辟出一章“人口信息采集与保护”, 要求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和完善流动人口信息交换机制,建立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公安、财政、劳动保障、人口计生、教育、卫生、建设、房管、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履行职责时应当负责流动人口信息的采集、管理、维护、更新和使用,保证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

  据了解,目前昆明居住证上包含的信息主要有:持证人姓名、性别、本人照片、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户籍地址、现住址、政治面貌、婚姻状况。

  作为《昆明市居住证管理规定》(意见草案)的执笔人之一,陈江文表示,“居住证制度实施后,政府将有能力对生活在昆明的每一个人做到精确掌控,通过这种精确而动态地跟踪流动人口的管理,包括将违法犯罪记录载入居住证内等一系列措施,能精准地对犯罪分子实施打击,由此治安问题有望大幅度改善。”

  执行

  新规执行尚需细化措施

  与2005年的《条例》相比,新规在管理功能上除了对出租屋主作了要求外,对用人单位,房产中介以及物业服务部门也提出了要求,新规明确规定,在三个工作日内将流动人口信息上报,逾期不报将作出相应的处罚。这些规定都是为了使流动人口的管理更加细致,但这项工作要开展起来会是一个很大的工程,真正执行起来是否顺利,尚未可知。

  陈江文说,规定执行中可能面临的情况是,一些房东或中介公司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对房屋承租人的信息拒不上报。如果得不到配合,工作人员不可能很精准地去了解各个出租屋的状态,“在这方面,我们只能进行宣传,很难采取强制性措施。”

  房主陈女士的说法正好佐证了公安部门的担心。45岁的陈女士是船房小区的一位业主,其名下出租着两套房产,因为怕麻烦,她将两间出租屋委托给几家中介公司,自己只是在签署房屋租赁合同时露一下面。谈及租房要上报租户信息一事,陈女士表示:“上报太麻烦,我会全权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办理的。”

  按意见稿的规定,小区的物业公司也应掌握小区流动人口动态,及时上报。而美憬欣城物管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将此规定放在他们小区根本行不通,“我们小区太大了,所有人都是凭门卡进出的,我们只认门卡不认人,对于出租人口信息根本无法掌握。”

  服务和管理是流动人口管理的两翼,以服务促管理是许多城市在人口管理上采取的办法。但也有相关人士表示, 《昆明市居住证管理规定》(意见草案)规定持有居住证人享有各项权益的同时,也加大了计生、教育、劳动等部门工作难度。

  昆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昆明市居住证管理规定》(意见草案)中的一些具体权益,要等规定正式开始实施,涉及到本单位的工作才会讨论进一步去细化。

  昆明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在办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这一块,在《昆明居住证管理规定》(意见草案)下发之前,他们已经安排了100所小学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就读原则与本地户籍子女一样,即采取就近入读原则。“但是学位紧张一直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一直都在探讨方法,努力调控。”这位工作人员说。

  ■他山之石

  深圳居住证:信息联网 一证多用

  深圳是国内首个在全市全面推行居住证的城市。深圳居住证分为长期证和临时证,有效期分别为10年和6个月。

  在深圳的无业人员可申请“临时证”,在找到正式工作以后,可以转换成“长期证”。另外,在深圳投资、自主创业、有合法住所、有海外人才居住证的五类人均可以办理“长期证”。

  持有“临时证”的人员可凭证免费享受一些培训、就业服务,子女可享受计划基础疫苗免费接种以及在深圳参加职业(执业)资格考试等共八大类服务。“长期证”持有者则可享受部分“市民待遇”,如办理出入港、澳地区的商务出境手续;申请办理车辆入户和机动车驾驶执照;同等条件下优先办理深圳户籍迁入手续;办理长期房屋租赁手续,甚至是租住政府保障性住房中的“公共租赁住房”;其子女还可按规定享受免费教育,免交学杂费和课本费,和深圳户籍学生基本上是同等待遇。

  深圳居住证的系统工程包括三大支柱——劳动用工系统、居住证信息管理系统和出租屋综合管理系统。证内含有的信息量大,具有一证多用、功能拓展方便、地址信息准确、资源共享等优点。

  另外,由于公安、劳动保障、教育等多个部门实行联网,信息共享,“长期证”还可以“是否就业”等为主要依据,设“休眠”和“激活”功能,持卡人“离深就休眠,来深就激活”自动动态转换,方便流动性人口的动态管理。此外,持证人的诚信或者违法行为记录也会在卡内体现,这是国内较早推行的一项信息内容。

  记者 徐蓉 记者 曹红蕾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