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富商夫妇隐居终南传统方式教女读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11:30  深圳晚报

  

富商夫妇隐居终南传统方式教女读经
平日里没有玩伴的西西,常和大自然做伴。

  据华商报报道 7岁的西西早晨6点起床,6点半开始读《论语》等经典,9点开始读英语,午饭后背《诗经》。午休后抄写英文和古汉语。晚上画画用毛笔白描勾勒花卉、古装人物等,听妈妈讲《说文解字》。

  这里没有电视,娱乐方式是听广播;没有玩伴,常和大自然做伴。西西崇拜岳飞、赵云、诸葛亮。几个月下一次山,她对山下生活的向往是:吃冰激凌,吃汉堡包。

  对儿子失望 寄望女儿成“君子”

  何以有此想法?

  对儿子失望 寄望女儿成“君子”

  孟尧今年47岁,最后的“学历”是北京大学的“MBA”。她和丈夫在上世纪80年代就“下海”经商,家境富裕。在有女儿之前,他们有个儿子。像所有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他们给孩子选择的都是最好、最贵的学校。然而,儿子的成长最终让孟尧感到失望,儿子有“毛病”:以自我为中心、超前消费等。“儿子那时常年住校,晚上睡觉和同学比内衣品牌,白天上课比学习用品。小学没毕业,奢侈品的牌子他全知道了。”

  在对儿子的成长失望之后,孟尧夫妇决定再要个孩子。他们希望采用背诵中国古代典籍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一个理想中的“君子”。40岁那一年,孟尧如愿以偿生下女儿西西。

  商海打拼身心疲惫 挣钱不快乐

  为何如此极端?

  商海打拼身心疲惫 挣钱不快乐

  2005年冬天,在丈夫进山“探路”半年后,孟尧带着女儿西西进了终南山。

  记者近日探访,在终南山海拔1300米处,一个有3间土屋的农家院子,妈妈摆上茶具。女儿西西小心翼翼地赶走一只停留在茶杯上的虫子。这个7岁的女孩眼神明亮而专注,她在玩属于自己的游戏,用折出来的纸马、小人等排兵布阵。家中没电视,她天天听评书,崇拜岳飞、赵云、诸葛亮。

  这个农家小院,既是西西的家,也是她的学堂。妈妈孟尧是她的老师,每天教她背诵《论语》、《易经》,在英文本子上抄写的是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为什么选择进山隐居这样“极端”的方式?孟尧解释说,自己和丈夫多年来在商海中打拼,虽然挣了些钱,但身心疲惫,并不快乐。“到山里生活,一方面是为了女儿的教育,另一方面是为了休整身心。”

  没有电视 娱乐方式是听广播

  生活方式怎样?

  没有电视 娱乐方式是听广播

  如今西西能背诵完两万多字的《易经》。孟尧认为,孩子如果在13岁前记住一部经典,13岁就可能“和世界哲人对话”。

  家里没有电视,收音机广播是西西重要的娱乐方式,每天下午她都要收听评书《岳飞》。生活也很有规律,早晨6点起床,6点半开始读书。7月14日这天,她读的是孔子《论语》。母亲在一旁陪着,偶尔给她提提兴致。9点开始读英语,到10点半,吃当天的第一顿饭。饭后如有时间,背背《诗经》。中午午休到两点,起来后开始写字。内容是抄写英文和古汉语。晚上画画,或听妈妈讲《说文解字》。画画是用毛笔白描勾勒花卉、古装人物等。

  几个月才随父母下一次山的西西对山下生活的向往是:可以吃冰激凌,吃汉堡包。孟尧夫妇给西西设定了完整的教育计划,打算在13岁以前完成所有经典教育。而在此之前,他们称不准备送西西去“非常失望”的现有教育系统。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